嘀嗒嘀嗒……
嘀嗒嗒嗒……
欢乐明快、典雅清丽的曲调。
从杜三生手的南笛倾泄而出。
美到极致的笛声一出,瞬间直击人心,将所有人都拉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
依稀间,所有人都跟着笛声跨越千古,迈过时光长河,来到千年前的东晋。
眼角瞥见所有人在自己吹奏的刹那,被紧紧吸引住,按照自己预先设定的节奏进行,杜三生不由一笑。
这首《梁祝》,在前世时,就是古今中外都闻名遐迩的东方经典之作,被众多中外大师称为“最不能改动的乐谱”。
你可以改变乐谱的演奏器乐。
但绝不能改动曲谱的音符。
这是一首完美无缺的曲谱。
在前世,是**在国际乐坛的代表作,一张足够能跨越时代,联通古今,连接内外的音乐名片。
惊艳了无数人。
震撼了无数人。
所以,哪怕是杜三生,在改《梁祝》曲谱时,也是小心翼翼,没有改动一个音符,只是改变了部分的乐器演奏方法。
为了让这首经典乐曲完美呈现。
杜三生担任乐手。
大师级的吹笛技巧加满级身临其境能力的发动,合力之下,笛声一起,瞬间将他们拖入《梁祝》营造的意境。
开场完美!
乐入人心。
曲声通透。
随着笛音落下。
灯光再落,舞台,一位身穿古装,手抱琵琶的老人出现。
苍老的手指灵活地在四根弦游走、滑动、跳跃。
轻拢慢拈,拨弦弹奏。
一段有别于笛声又悠扬动听的旋律,出现在舞台。
与笛声衔接得无比自然,严丝合缝,完美至极。
轮指、弹跳、扫拂……
杜三生看着沉浸在音乐中,手指如精灵般跃动的老人,微微一笑。
这些老人各有所长,在适合自己的乐器沉浸了一辈子。
或许整体水平不及大师。
但厚积薄发,在某方面的技巧和演奏,总有不输给大师的部分。
而他就扬长避短,让这些老人的长处彻底发挥出来。
宛如数位大师在合奏一曲。
水平高妙。
连贯流畅,行云流水。
咚!
灯光再起,穿着一身红色大衣的老人出现,跟着节奏擂鼓而动。
与琵琶交织。
一快一慢。
一明亮,一浑厚。
滴嗒嗒嗒……
噔嗒嗒嗒……
咚!
琵琶、笛声、大鼓,交织成曲,交相辉映。
优美动听的旋律不断冲击人的耳膜。
舞台。
一个又一个灯光落下。
显出一个个老爷子的身影。
有的拉二胡,有的弹古筝,有的吹唢呐,与首先演奏的三位相和成曲。
前半段欢快,中段哀怨呜咽又带着几分仿佛呐喊问苍天的高亢。
高低起伏,曲折回旋。
曲调一浪高过一浪,又在风高浪劲时,蓦然一顿,变得哀怨缠绵。
让听者的心脏跟着起落,情绪跟着跌宕。
特别是中段,整个舞台大亮。
高亢的乐声犹如一击重锤,携带极致的画面感,冲击所有人的耳膜。
可惜,集体亮相的一幕,没有任何人注意到。
现场、直播间,除了乐声,听不见丝毫其他声响。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闭眼睛,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根本就没注意到台的一幕。
而台的一众人也全部沉浸在音乐中。
连杜三生都不例外。
这一刻的他们,都化身梁山伯与祝英台。
感受这对痴恋男女至死不渝的情感。
他们见到:
祝家庄,妙龄少女的祝英台,为了不想像其他女子一样养在深闺,反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矩,女扮男装,扛住家庭压力,不远千里,前往杭州万松书院求学。
一路叽叽喳喳,活泼可爱,天真烂漫。
令所有人都心中轻松,不由放下心中烦忧。
沉醉曲中。
不愿醒。
很快,男女主相遇。
天真烂漫的祝英台在途中碰少年正茂的梁山伯。
两人一个不谙世事,一个赤子之心。
一见钟情,不对!
是一见如故!
相谈甚欢。
在草桥亭义结金兰。
随后,两人各自带着书僮,前往万松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