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林答道:
“渭县泉乡乡卒姜维之引。”
县里面,裴林就有门路,能够处理这车粗盐,但也正因这样,若是裴林出面,难免被人认出,万一事发,顺藤摸瓜,风险太大。
而来胶东郡,虽然路程更远,人生地不熟,但好在目标小,更安全些。
对方迟疑片刻后,还是将门打开,百里尧二人进了屋子。
屋子里的光线很暗,桌上摆着油灯,但却并没有点亮,桌边坐着三个男人,看不太清面貌。
“知道我们这的规矩么?”
裴林点了点头,朝百里尧说了句:
“东西。”
百里尧会意,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布袋,布袋也就能装下半碗米,而里面现在装着的,自然是粗盐。
递给其中一人,那人打开布袋,用手沾了些粗盐,放在嘴里抿了抿,接着拍了拍手,就有一人拿出一块火石,将烛灯点亮。
有了光线,百里尧才看清这四人的长相,他们之间足有七分相似,应是亲兄弟没错。
其中年龄最大那人,正是接过布袋的那人,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百里尧,道:
“像这样的货,你们还有多少?”
裴林下意识地开口:
“我们还有……”
话说一半,却被百里尧拦下,只见百里尧面色平和地道:
“先谈谈价格。”
之所以拦下裴林,无外乎两点原因:其一,当下并不清楚对方的底细,万一漏了富,被弄个“黑吃黑”,就得不偿失了;其二,百里尧想要知道,对方能够给自己什么样的价码。
那人掂了掂手上的布袋:
“像这等品质的,一碗五十枚秦半两。”
对于秦朝的货币,百里尧一直没有什么概念,毕竟他身上身无分文,他更愿意用粮食来衡量价格。
“一石粮,多少秦半两?”
对方也明白百里尧的意思,思索片刻后,开口道:
“两碗粗盐,我给你一石粮。”
如此解释,百里尧便心中有了数,两碗粗盐换一石粮,那一车粗盐,就是整整五百八十三旦的粮食,这个价格,百里尧很满意。
“我们的货很多,最好你能同我们一起回去。”
那人不屑地笑了笑:
“能有多多?”
百里尧伸出手,比了一个五指,那人问道:
“五碗?”
百里尧摇摇头,那人脸上的神色有些严肃:
“五斤?”
百里尧笑了笑,还是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