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来介绍一下,参与伐燕的中山国名将:司马稠。
据残存的史料记载,司马稠是魏国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落到中山国,成为中山恒公复国的功臣,也是中山恒公的宫卫大臣。及至中山衅王在位,司马稠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同时也是中山国国相。
司马稠任相期间,干了几件大事:
1、内稳国政,外应诸侯。
2、参与五国相王。
3、联燕、赵对抗齐国。
燕王哙禅让、子之之乱,司马稠响应齐国的号召,出兵伐燕,也开创了一个记录:以千乘之国攻破万乘之国,开疆数百里。
司马稠因为取得的军功,不仅让中山国名声大噪,还得到周天子称赞。司马稠也因为军功,被中山衅王封为蓝诸君,其世代子孙,与中山国同在,永享富贵。当然,他的儿子司马喜、孙子司马子期,也留下了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去看赵武灵王英雄传之胡服骑射篇,这里就不多提。
匡章没费多大劲,攻破燕国,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何治理。
匡章身为主将,打,很在行。但,下一步计划,还是要齐宣王定夺。
接下来,发生了一故事:齐宣王问政孟子。
他们围绕的主题,只有一个:王道与霸道。
齐宣王选择了霸道,趁机灭了燕国,将其视为齐国的疆域。匡章成为负责镇守燕国、以及将燕国的镇国之器和财宝,运回齐国。
齐宣王没有善待燕国百姓,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抗运动。不仅如此,齐宣王的对手赵武灵王,也插手燕国内政,打出了一个旗号:平叛驱齐。
赵武灵王没有直接与齐宣王开战,而是用了高明的手段:扶持燕昭王。
赵武灵王有说韩宣惠王释放在韩国为质子的燕昭王归国,并打出平叛驱齐的口号,与齐宣王相争。从燕王哙、子之、燕太平、齐宣王、赵武灵王、韩宣惠王、燕昭王这些有作为的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权利驱逐。
为什么燕昭王会被赵武灵王扶持?为什么赵武灵王要插手燕国内政?为什么韩宣惠王要支持赵武灵王?这些问题,我在君王系列讲过。
这场权利博弈很精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是螳螂,谁又是黄雀。然,负责镇守燕国的重担,落在匡章身上。
此时,中原局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齐国和楚国,断交。秦国伐楚国。韩、魏助秦伐楚。齐、宋助楚伐魏。再加上,燕国境内的燕、赵、齐、中山国等混战。最终,引发了第三次中原大战。
齐国有两个战场:
1、联宋伐魏。
2、燕国战场。
其中,燕国是主力战场,匡章是重要的人物。因为燕国境内有匡章,还有中山国助阵。齐国和赵国、燕国,不分伯仲,没有分出胜负。随着,中原局势的改变。尤其是秦、楚议和。
齐国伐燕,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进攻。
因此,齐国又面临两个战场:
濮水之边:齐国对战韩、魏、秦、宋四国联军。
燕国:齐国对战燕、赵两国联军。
齐宣王输得很惨,濮水之边输给了韩、魏、秦、宋四国联军。为了迎战诸侯,保卫临淄。再加上中山国被赵国逼迫,不打招呼撤军。战场形成,又演变成了齐国对战韩、赵、魏、秦、燕、宋五国联军。
齐宣王不得不做出选择:放弃燕国,保卫临淄。
匡章没有选择,只能撤军归国。这场亡燕之战,从公元前314年公元前312年,历经三年,最终落下了帷幕。燕昭王用了三十年,战战兢兢的复国生涯,得乐毅才伐齐雪耻。这是后面的事情,放在乐毅篇重点讲解。
总之,匡章用了不足六十日亡燕,让燕国的国力倒退了至少三十年。虽然,匡章没能守住燕国。但,匡章亡燕、镇守燕国,都表现很出色。大争之世,风起云涌,接下来,匡章又会有怎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