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哈善被带下去后,皇帝脸色严肃地看着海兰察,海兰察低下了头。等銮驾回到养心殿皇帝书房,海兰察让李玉在外面守着,自己跪在皇帝面前,道:皇上,那日的事,奴才说的全是实情,傅恒他绝不可能和容妃娘娘有染,他绝不会背叛皇上,他只是……只是……皇帝坐在书案后,打断海兰察道:他只是动了恻隐之心。海兰察道:对,就是这四个字,皇上既然都明白,就……就不要怪罪他了吧?
皇帝道:朕叫你带霍集占从天牢里出来见他,让霍集占在公堂上诳雅尔哈善,是为了引出雅尔哈善后面的主使之人,结果他倒好,顺便让他二人来个诀别,可真会做人哪!霍集占是死定了,那他就是为了做人情给沉璧?因为沉璧照顾着五阿哥和福康安?这是要和后宫串联?他可不愧为朕最得力的军机大臣啊。但他想错了,那是朕的意思!沉璧的一切都是朕给的,朕随时可以收走!
海兰察道:皇上,傅恒绝不是这样的人,他绝不会以权谋私。皇帝哼了一声道:不会谋私,也罢,那朕来问你,如果不是朕收到密报,然后问了图尔都,又帮他遮掩,那个清真寺守卫的证词他要如何为自己洗脱?海兰察道:是,皇上对傅恒的一片心,回头奴才一定要他自己来向皇上谢罪谢恩。皇帝道:不必了,图尔都都和朕说明白了。
海兰察迟疑了一会儿,道:傅恒曾和奴才提过,璎珞不忍心。所以奴才觉得他是为了这个原因。皇帝抬眼看着海兰察。海兰察道:皇上,您知道女人都是麻烦的。皇帝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去时终须去,留也是留不住的。说话间陷入了沉思。等他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海兰察已不见了,跪在书案前的是傅恒。他哼了一声:你来的倒快,海兰察这个奴才,朕不准他早告诉你,他恐怕是再也忍不住了。
傅恒忙道:奴才罪该万死,多谢皇上为奴才做的一切!皇帝问道:海兰察说你是为了璎珞,是真的吗?傅恒道:嗯。璎珞为了皇上,让霍集占落网,但见容妃娘娘是一个如此重情义的好人,所以她不忍心,又自责,奴才为了完她的心愿,所以……而且有奴才在场,容妃娘娘和霍集占什么也不会发生。皇帝叹了口气,道:你起来吧。傅恒不动,只道:那日奴才见容妃娘娘晕倒,不得不施以援手,所以……皇帝道: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你是不是想说这个?傅恒道:皇上明鉴。
皇帝看着他,道:傅恒,你可知道,这后面的人是谁?傅恒道:海兰察刚才告诉奴才了。皇帝道:傅恒,古语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如今是什么身份,怎可以授人以柄?容音要是在世,也定然会怪朕没有教好你。傅恒叩头道:皇上,您对奴才和姐姐的心,奴才感激涕零。皇帝一笑,道:怪不得那日璎珞要留朕午饭,原来她和你串通一气又来骗朕!傅恒忙道:璎珞对皇上的心,皇上如此曲解她,她会难过的。那天奴才回去后,她便和奴才说,希望您有空常去家里坐坐。
皇帝笑看着他,道:你起来吧,回去告诉璎珞,就说朕也算是容许他二人见了最后一面,否则也不会为你遮掩此事了。傅恒起身,道:是,谢皇上。但雅尔哈善,真的必须杀了吗?皇帝看着他,眼里闪动着难测的光芒,道:傅恒,如果不是你让他二人见面,雅尔哈善还不必死,可如今,必须杀了他。傅恒有点黯然,道:奴才明白,奴才只是觉得,他罪不至死,璎珞并无大碍,还有那个守卫不过是受人指使,也罪不至死。
皇帝道:这件事就到这里吧。傅恒道:是,奴才遵旨。皇帝又看着他,道:朕知道,你和弘昼,政务上许多意见不一致,但既然都在军机共事,就要抛弃陈见,同为朝廷效力,朕谁也不偏袒,回头朕也会就此事说弘昼。傅恒道:是,奴才明白。奴才一向是就事论事,并不是针对和亲王。皇帝点了点头。
历史原型容妃的哥哥图尔都。乾隆二十五年,涂尔都等五户助战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户在平乱中立功的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应召陆续来到北京,拜见高宗皇帝。乾隆令他们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封涂尔都等为一等台吉。
在清朝统一新疆的过程中,大小和卓波罗泥都和霍集占发动了分裂叛乱,而额色尹和卓和他的兄弟子侄们则坚决反对分裂叛乱。平乱后1760年这批维吾尔贵族和卓家族和叶尔羌王室家族迁居北京,接受了清政府的封爵。
迁居北京的新疆贵族共有八户。他们是白山派喀喇玛特家族的四户和卓:额色尹,容妃叔叔,封辅国公帕尔萨,容妃叔叔,封三等台吉蒙语:aiji,源自汉语“太子”,蒙古王公的爵位他们的侄儿玛木特,封头等台吉图尔都,封头等台吉另一户是他们的远房族亲阿卜都喇满,封三等台吉。又有两户南疆维吾尔族阿奇木:霍集斯,封贝勒满语:beile,清代宗室爵号和什克,封辅国公。此外,还有一户是前叶尔羌汗国东部统治者巴拜汗的曾孙哈什木,朝廷称之为“元裔”,即蒙古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的后裔,封台吉。由于他们都受封为台吉及其以上的爵衔,所以史书上并称为“回疆住京八爵”。
清代的封爵制度很复杂,区分为不同的对象和层次。其中对待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归理藩院掌管,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满语:beisi,宗室爵号、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公以下的是台吉,分一至四等。他们所得的俸银等,也因封爵等级的不同而有差别。封爵的晋升是很严格的,必须建有特殊的功勋继承则只准一个儿子继承,不是因为军功而继承的爵位,必须降低等级也有例外,那是皇帝特别恩准的“世袭罔替”,这才毋需降级承袭。所以图尔都的一等台吉,事实上等级在辅国公之下一级,但中将之合二为一。
这八位王公台吉的生活由理藩院直接管理,按时支付俸银,赏给禄米。他们的管家、跟随、厨师、匠人、仆役、杂耍、歌舞班子以及阿訇等神职人员等等,大约有二三百人,被编为一个佐领,隶属于蒙古正白旗,按时发放俸禄口粮。旗的最高长官是都统,下面分为若干佐领,归内务府管辖。主管京城维吾尔人的佐领,名叫白和卓佐领之下设骁骑校一人、领催四人协助办事。后来陆续迁入京师的新疆维吾尔人等,也都安插在这里。据1776年即乾隆四十一年的记载,所有住京的新疆籍人员,以郡王衔的贝勒霍集斯为首,统统编入镶黄旗、正白旗三佐领下进行管理。他们的俸银、禄米、钱粮、马干、出城照票、随围官马、路费等等,都由各自所在的旗分依照规定的成例办理。
这样的安排,对于摆脱屈辱的人质生涯而变成皇家贵族的维吾尔贵族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对于来自西陲绿洲的阿奇木而言,朝廷新贵的优渥待遇也足以十百倍地补偿在故乡丧失了的特权。他们是感恩戴德、乐意为朝廷驱策效力的。
为了安顿远方来的维吾尔贵族,1760年1月即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内务府已经将北京的几处房子修造完毕。分配给额色尹他们一大家子人居住的房屋是在长安门以西,就是今天西长安街东段路南,当年被称为“回子营”的地方东安福胡同是其中有名的一条街。如迁居京城的图尔都被安置在东四六条居住,得官房22间,受银500两用于置备衣服、鞍骑等物品。伊斯兰教在历史上长期被称做“回教”,将信仰教的人民统称为“回人”为了同内地的穆斯林“回民”相区别,清代将新疆的穆斯林称做“回子”,有时前面再冠以地名作为籍贯。
对于“和卓”家族在南疆的影响,乾隆皇帝是心里有数的。为防范大小和卓分裂事件的重演,乾隆下令将“八爵”一概留在北京,让南疆的大臣们把他们的家眷也都送到了北京。这些人都是宗教贵族和头目,当然还得带上一大批照料他们生活起居的跟随、仆役、奴婢,甚至念经的阿旬等,人数很多。清朝政府将他们编入了蒙古正白旗,由该旗都统管辖。这些维吾尔族王公伯克还时常受到皇帝的接见,参加宫廷盛宴,包括一年一度的热河避暑和木兰秋狝。
“回子营”里的主要居民就是维吾尔族工匠、艺人了,他们大多以技艺供奉于宫廷。随着搬迁至京的维吾尔族工匠、艺人的人数不断增加,“回子营”也经历了扩建的过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回子营”房屋总数从扩建前的147间房增加到310间。到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回子营”已是人丁兴旺。据是年内务府的呈稿可知,其时“回子营”的居民已由初创时的329名,发展到了约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