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讲学完了之后,大批朝臣开始在自己家里做实验,看看何秋说的东西到底对不对。
实验的结果让然不会让他们失望了,分工就是比单独一个人包下来所有事来的更快。
杨士奇等人纷纷是怦然心动,虽然这分工看起来只是件小事,是针对商人的,可朝廷的军械工坊里难道就不能用了吗?
开设的棉纺工坊这些不照样可以用上?
不过朝中也还是有人不满意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何秋的这种说法看起来很好,而且也有劈柴的事当旁证。
可谁又能保证这样的道理,放到国家工程上也是可以有效果的呢?
针对这些质疑,何秋很淡定的说道。
“若是大家还觉得不合适,完全可以挑一个工期不长的工程,交由我来做,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朱棣在朝堂上不置可否,只是听着下面的官员们讨论,把那些对何秋挑刺的人,一一记了下来。
这笔账,肯定是要算的,只是只有延后了。
眼看这些人讨论了很久,最终商议出来,改建京城的重任就可以交给别人做,试试看着分工究竟能不能在大工程中起效果。
但是负责人不能是何秋,毕竟万一在他手上这道理灵验,换成别人不灵了的事,也不是没有啊。
杨溥趁机进言道。
“臣愿意领下此事,实验良乡候所说的分工之事,是否可行。”
朱棣看着站出来的杨溥,眉头紧皱,杨溥不是什么高阶官员,而且有些年轻了,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担起这样的重任,正想出言反对,何秋却出乎意料的表示了赞同。
“臣以为此事可行。”
何秋对杨溥是极为有信心的,怎么说也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仁宣之治里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啊!
杨溥闻言不由感激的看了何秋一眼,他也知道其实以自己的品阶,不一定能担起这个任务的。
可是何秋站出来支持他,那就又不一样了。
“既然如此,那就由你负责吧,京城是一国脸面,它的改造,你务必要做好!”
朱棣的话里有些不怎么客气,但说的也很有道理。
虽然现在大明要迁都了,但是这南京定然会还是陪都的,一时半会丢不得。
如此一来,南京城中的改造,还是大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其他人心中也是一跳,本来还有人羡慕杨溥的这一决断,可是如今看来,这要是做好则以,做不好,恐怕连官都要丢了。
实在不值得,毕竟是这样大的工程,还是相当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的。
杨溥的脸上有些惊喜,却也没有太过激动,默默的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低着头不说话,好似已经开始谋划该怎么进行下一步工程了。
等到下了朝,朱高炽带着朱高煦就找上何秋家里,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
“姐夫,你怎么这么好说话,就把事情交给一个小年轻去做了?”
何秋白了他们一眼,轻笑着说道。
“那杨溥年轻,我难道就不年轻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何秋的年纪还没有杨溥大呢,可谁让何秋的名声比杨溥的响亮呢?
朱高煦被噎了一下,随后还是有些不满的嘟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