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梵语叫郁多罗僧,是常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时穿着,休息时可以当褥单,也叫院中衣、园中衣,在僧众住处穿着。
内衣梵语叫安陀会,是最贴身的衣服,休息时作睡衣,也叫下衣、轻衣、热时衣,穿在里面,还要系腰带,以免被风吹去。
外出乞食可将外衣搭在肩上,只穿内衣和上衣,盛夏酷暑也可只穿内衣,接近村落时再穿上其余僧衣入村乞食。乞食后出村走到无人处,将饭钵放在地上,脱掉外衣,抖擞灰尘揩去泥巴,收起来搭在肩上。如此一年三季,三衣随身不离身。冬天穿三层御寒,春天穿两层,如律典称:“今时和适,不寒不热,我等但着上下衣”不着外衣,即是此义。
佛教比丘守持三衣,坏了补一补继续穿,因为补丁摞补丁,又破又旧不好看,所以也叫补纳衣、弊恶衣。弊恶衣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颜色不好看。
佛在王舍城孔雀林异学园,对外道宗师箭毛说过:“我所持衣随圣刀割截,染污恶色,如是圣衣染污恶色!”恶色也叫坏色,意思是破坏白色或正色。这是因为俗人都喜欢白衣服,或者是纯正颜色的衣服,包括天神也是“身着纯白衣”。摩奴法典甚至明确规定,除了首陀罗是没有未来的一生族以外,其他“家居期的再生族都要穿白色衣服”。
为了与白衣外道和居士相区别,沙门只能选择非纯正的,颜色深而耐脏的服色,得到衣服都拿牛屎染一染,使之失去本色。所以天神也说:“袈裟污不现,黑衣墨不污”。当然,佛门不许用纯黑色作三衣。
进入部派时期,特别是佛教外传以后,随顺不同国情和气候,三衣限度被打破,于是有了更多名目的僧衣,但是服色大体不变。如赵朴初先生说过:“据六世纪印度来华高僧真谛法师说,各部派衣色实际都是赤色。”也就是都以非纯正的暗红色,作为正统佛教服色。不论红黄蓝白黑,颜色太纯正都不适合作僧衣。
只是由于地域、煮染方法,以及配方染料浓淡不一,即便牛粪也有多种颜色,工艺不好掌握,即使同样色泽也有深浅不同,乃至部派佛教时期服色纷呈,部派分裂以后,大众部为黄衣,有部为黑色衣,饮光部为咖啡色衣,化地部为青灰色衣,法藏部为暗红色衣,统称袈裟。只要不是太红太黄太黑太白,或乌或赤或土黄青灰,都被视为清净如法色了。
三衣长短相差无几,大衣最长,上从覆头下至脚踝内衣最短,上从覆头下至膝盖上衣适中,上从覆头下至小腿的一半。都是通肩穿着。此外再没有多余衣服,包括没有背心短裤,也因此闹了许多笑话。
例如有的比丘、比丘尼不系腰带,进入村镇乞食时,被风一吹,内衣堕在地上,露出男“身”女“形”,或者不穿内衣露出胸部,引人耻笑。
再如乌陀夷比丘,受不了毗舍佉女居士头面礼足,情不自禁发生“井喷”,几滴菩提水,落在云鬓上。佛说:“若有如是多欲比丘应当裹系”,也仅是局部“裹系”而已。诸如此类,说明当时出家人生活简朴,加之当地气候允许等原因,除了三衣之外并无多余衣服。
却说佛在迦兰陀竹园,消息不胫而走,各路修道士慕名前来,比如大婆罗门施罗与异学大家翅宁,也来到竹园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