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亩地皮,四部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当时面粉厂的所有家当。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猛,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发展速度不仅在华夏绝无仅有,在整个世界产业史上也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
1949年,华夏民国党政权临近倒台前夕,荣氏家族内部出现了大震荡,这一年也是荣家的一个分水岭,荣家由此走向低谷。
华夏国民政府在前一年推行币值改革和限价政策,不久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魔都经济渐趋瘫痪。
魔都的商界人士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的出路。
1948年11月,荣尊敬的长子荣宏元因套购外汇,被民国党政府判处缓刑,后交了一百万美元才算了结,情绪一度陷入低潮,不久就将宏丰二厂纱机及设备售与大安纱厂,他则去香港另设大圆纱厂,最后远走八西,1990年客死他乡。
其弟荣宏三、荣宏庆和荣得生之子荣二仁、荣言仁等也先后离开魔都。
资金的外流,致使留在华夏内地的荣氏企业元气大伤。
这让荣得生气愤不已,“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在最后关头,荣得生和荣易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魔都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实现了新的复苏。
荣得生父子加深了对华夏共产党的信任感,决心再做一番大事业。
荣易仁在1954年,向魔都市人民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魔都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该壮举,被永久的写入了华夏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