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柳云卿与十三娘一问一答之际,李仙儿又言道:“小乙哥哥为何不在东南角起上一片茅屋,山上盖起华屋哩。”
“此山方圆不过亩之地,其高不过十三四丈。那白墙黛瓦的屋舍能放得下几处。再者山上清幽,盖起大屋,反而不美。唯有茅屋颇具农家气象,让那些高官厚禄,住惯深宅大院之人心痒难耐哩!”
“登徒子好巧的心思。”十三娘感慨之际,又问道:“可有山名”
“曰:不在高。”
“不在高,不伦不类。”十三娘颇为鄙视。
“妙!真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李仙儿忽而叫嚷道。
柳云卿听后,笑着说道:“仙儿聪慧。山名正取自那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上亭子便唤作“有仙亭”。”
十三娘听后亦觉有趣,“如此来看,这胡泊便唤“不在深”了。”
柳云卿听后嘿嘿而笑,言道:“龙乃天子。此不过一洼之水,岂能藏下真龙。”
“嗯”十三娘沉吟片刻,言道:“登徒子所言有理,那又叫的怎底名字?”
“未名湖”柳云卿仰望苍穹而言道。
“未名。终归也算有名。”李仙儿看着面前碧波言道“未名湖,不在高山,忒的精妙。非是小乙哥哥这般大才,谁能想到哩。”
“未名湖,黔驴技穷而已。”
“小生的确技穷了。这泉,这溪,就劳十三娘赐名了。”
十三娘听后跃跃欲试,沉吟片刻,小脸已然酡红下来,“既然小溪也能流觞曲水,便唤作“兰溪”,想彼辈官员亦仰慕魏晋风流,想着参与兰亭之盛会哩。但那眼清泉,到底唤作何名,奴实在技穷,就请阿姊赐教了。”
“彼此彼此。想不到十三娘也甘愿做黔之驴了。”柳云卿言毕,又哈哈大笑起来。
十三娘瞪了一眼,“登徒子”三字还未出口,就听柳云卿吟诵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如取惜流二字可好?”
“好一首七言诗。小乙哥哥出口成章。曹子建都比下去了。”李仙儿听后叫嚷道。
柳云卿见李仙儿激动不已,十三娘也是颤抖着身姿,反复吟诵。莫名其妙的说道:“此乃本朝杨万里的七言而已,你们何必这般。”
“杨万里是谁啊,阿姊可曾听过。”
“哪有此人?”李仙儿一脸崇拜的看着柳云卿,对十三娘言道:“此乃小乙哥哥推脱之词罢了。”
“啊!老杨难道是南宋的不成?”柳云卿心中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