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饿不饿,我们在城里吃了羊杂面,姐还买了包子和白面。”说到吃的,刘三水可激动呢。
刘珍珍跟着说:“爸妈,放心吧,现在做生意没以前那么要求严格了,而且我们交了摊位费的,正正经经,一点毛病都没有。”
刘珍珍没说今天的小波折,就怕她父母担心。
“嗯嗯,爸妈,我们挣钱了,卖柿子又多又快,比挣工分好多了。我和姐还商量着,没事就去摘柿子,然后再去卖!”刘三水挣钱上瘾,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说,到现在还心心念念。
刘珍珍没那么着急,她心理很清楚,自己卖柿子赚钱的事情全村都知道,肯定有心人会跟他们抢柿子,这满山的柿子不够抢不说,怕是还要惹来麻烦。
但是她没有把顾虑说出口,而是转移话题,“爸妈,晚上你们想吃什么,我去做。”
“你们这都辛苦一天了,都回屋睡觉去,晚上咱们弄点疙瘩汤,我给你蒸馒头炒菜,多少再吃点。”崔桂兰说。
刘珍珍也没再推脱,也确实累了,回屋就睡着了。
饭好了,崔桂兰去看了看,见她睡的踏实,也没再叫她。直到第二天一早,他们上班的上班,挣工分的挣工分,刘珍珍也没起来。
日上三竿,她才伸了个懒腰走出卧室,桌上有父母给他们留下的包子和粥。
刘珍珍心里暖暖的。
她去看了眼,刘三水还睡的死沉死沉的,她把包子和粥热了热,等刘三水起来一块吃饭。
原本刘珍珍想要休息几天,可架不住刘三水热情高涨,也不去挣工分了,三下五除二把包子和粥吃了,拉着刘珍珍往后山跑。
两个人又开始忙活了,这次的柿子比之前的还要多。
到了周末,刘大胜和刘二壮也回来了,却见这次的柿子分成了两拨,一波已经在揽柿了,其余那波却留了出来。
刘二壮好奇:“珍珍,这点为啥不动?”
“那是要做柿饼的。”刘珍珍解释,现在大伙儿手头都有宽裕的资金了,干啥都图个新鲜,这柿子卖一阵子,等大伙儿不新鲜了可就不好卖了。
但是做成柿饼就不一样了,新鲜物件,保存久,还不怕压坏,又能挣不少钱。
家里人都帮着削皮搭架子,把柿子晾上去,一个个听刘珍珍分析的头头是道,越发为自家妹子骄傲了。
这边正忙着,张芳突然来了,笑嘻嘻的问,“呀,这是又要做柿饼?”
刘珍珍看见张芳就知道她来肯定又是,果不其然,张芳先是拉着崔桂兰聊家常,没多久话题就转移到刘珍珍身上了。
“珍珍呀,你上次是去哪里卖柿子了?我们家有个亲戚也想去,那孩子头脑灵光,手脚又勤快,不如下次你们带上他一块?这样一来,彼此也能有个照应。”
刘珍珍可不傻,自己摸索出来的门道哪有轻易告诉别人的道理?
“我们上次是大哥介绍的人,人家一次买了那么多,最近也不需要了,这次就想着自己卖卖试试,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张芳一听这话,这哪里是正正经经做生意,根本就是靠裙带关系。
可问题是,人家有俩儿子在城里上班,认识的人肯定多,他们手里又没有这些人脉,东西能卖给谁?
张芳眼看着没戏,悻悻离开了。
晚上,刘三水想吃饸烙,刘珍珍活了面,又把压饸烙的机子拿出来,姐弟俩陪着着做了不少饸络。
崔桂兰在旁边炝锅,又放了些肉沫和豆子,一盆香喷喷的饸烙面就成了,等刘建国回家的时候,正好赶上吃热乎的。
吃饭的时候,刘二壮说,“珍珍,明天咱们还一起进城吧?”
刘二壮吃饭狼吞虎咽的,但还没往柿子的事儿。
刘珍珍的见柿饼差不多了,也计划着最近去城里一趟,但这次她不打算提前一天进城,而是准备起早去。
这可苦了刘三水,哼哼唧唧的不想起床,刘珍珍揪着他的耳朵,把毛巾往他脸上一捂,“你快点的!这么懒,怎么挣钱娶媳妇?”
刘三水咕咕哝哝:“我不娶媳妇。”
但是人明显清醒多了,洗脸刷牙的动作也快了。
兄妹几个还是最早到市场的,红袖章照旧收了五毛钱,乐呵呵跟刘珍珍聊天,“上次吃了你们家的柿子,那是真甜,今天甩卖的时候记得给我留几斤。”
“大哥,你这说的哪里话?我这就给你装几斤。”李珍珍手脚麻利的挑了些又大又好的递给管理员。
管理员非要给钱,她摆摆手没要,和刘三水他们卸柿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