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午时,唐关将将睡醒,青文安排在门口候着的小厮便问她要不要去前厅和顾夫人一起吃午饭。
她自然是愿意的,上次就说要去拜访一下这位顾夫人,一直在忙这件事也是一拖再拖。
到了前厅,顾夫人已经和另一个年纪相仿的婶子在餐桌前坐定了。
两个人看到唐关过来,赶紧都起身来迎。
来京都之前,青文从寨子里选定了赵叔一家人一起。
他们家有三个儿子,都是相差一岁,最小的那个和青文年纪相仿。
昨晚上守夜的就是赵叔家里的老大和老二,那眼前这位应该就是赵婶了。
“顾婶、赵婶你们以后千万不能跟我客气,咱们就是一家人,你们也都是我的长辈。”
唐光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两人一番,赵婶就是普通的农家婶子的模样,但是看起来就很敦厚老实。
而青文的母亲完全不一样,虽然常年吃药,出了脸色有些苍白之外,完全还能够看得出年轻时的风姿。
而且气质濯濯,一看就是读过书的。
“咱们赶紧坐下开饭吧,一会儿该凉了。”唐关虚扶着两位婶子一起往前走。
赵婶倒是个腿脚麻利的,直接快两人一步回到餐桌前将纱笼照着的饭菜一一揭开,又转身去了厨房将炉子上煨着的汤端了出来。
唐关看她这行动,就知道青文肯定已经跟他们一家都交代过了,平日里看院子里的活计要交给他们来做。
不过院子里本来就没几个人,需要做的也不过就是看家护院洗衣做饭,他们一家五口人倒也肯定绰绰有余。
唐关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也根本不会像深闺里夫人小姐那般时时刻刻都需要个丫鬟嬷嬷的跟在身边梳头穿衣。
三个人都是很好相处的,赵婶也是个开朗的性子,虽说是第一次见面,一顿饭倒吃的很愉快。
顾婶看唐关也吃完了,便引着她出了前厅在院子里坐下,从袖袋中掏出一张纸,展开了递到唐关面前。
唐关一看上面写的十几个名字,一看应该就是给京都的新铺子起的名字。
她一眼便瞧见了“水一坊”,也不自觉的将这三个字念了出来。
诗经有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不正好和新铺子要做的对上了。
“青文也说你肯定会喜欢这一个。”
顾婶眉目和善,声音也同样的温温柔柔,倒让她想起一个人来:彭老将军家里的楚楚妹妹。
看着她眉目含笑,唐关也不自觉的也会柔和下来,眉眼含笑,春风和煦。
“青文还说你的名字也是出自诗经的。”
顾婶这么一说唐关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的名字本来是父亲取得,原本是唐关关,来源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但是母亲觉得听起来太过柔弱了,她还是希望女儿能够当得起他们将门之女的气魄,便改成了唐关。
还能与唐家守护了几辈子的雁门关有些关联,至少也是给唐家留个念想。
“顾婶也喜欢水一坊这么名字吗?”唐关下意识的拢了拢鬓边的碎发,掩饰自己刚刚的不好意思。
“这几个我都很喜欢,独独这个水一坊倒是青文加上的,我一听就觉得这个不错。”
顾婶嘴角含笑,扫了一眼青文的房间的方向,脸上的笑意又深了几分,继续说到:
“青文跟着您不过短短数月,进步神速,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娘俩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眼看着顾婶就要起身给她行礼,唐关赶紧将她拦住了:
“顾婶可千万别这么说,是青文自己聪慧,反而都是他在帮我。”
唐关折了手里的信笺,又递回到顾婶手中。
“名字就这么定了。”
“我先去铺子里看看,顾婶你们在家好好地,有什么需求就直接跟青文说就行。”
说完她便直接出了门,也没有牵马,而是让赵家的老二驾了马车送她。
她需要好好熟悉熟悉这京都,但是又要低调点,坐在马车里是保险的。
京都纵横各有九街,皇宫便在最中间的位置。
而开元大街则是直通宫门的那一条,也是满朝文武每日早朝的毕竟之路,民间俗称皇道。
而皇宫后面的升阳路则是老字号最多的一条街,有点类似于海棠府的富贵街。
唐关最后才去了升阳路,逛了大半晌,天都开始黑了,唐关便让赵二驱车到升阳路上。
刚在一间酒楼前停稳了马车,便听见身后一个稍稍有些沙哑的声音传来:
“你就是那个海棠山上的女土匪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