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闪不知魏国此举的用意,急令信使快马赶到秭归,将这消息告诉姜维,至于与吴国之战是战是合,是进是退由他自己定夺。
姜维收到消息的时候,探马来报,陆逊已经兵退夷陵。姜维和几名将领商议后,一致认为陆逊要么会救援当阳,要么会继续东退,抢在满宠之前赶到江陵。
姜维正在考虑是否继续东进,另有探马来报,吴国以潘濬为主将,吕壹、陈表为副将,引兵10万已至竟陵地界,并在继续向江陵进发。
荆州最北面的南阳郡已是曹魏的地盘,他们牢牢控制了襄阳,随时可以大举南下。江陵乃是吴国南郡的重要据点,可以说丢了江陵就等于失去了荆州。
相比之下,吴国东边的建平郡诸城跟南郡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吴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以陆逊、潘濬20万兵马的绝对优势保住江陵,并将满宠赶出南郡。
面对如此大好时机,廖化、张嶷和张绍等人主张兵进夷陵,首先占领宜昌,若吴魏二国相持于江陵,则继续沿江而下攻占宜都,然后留一队人马埋伏于荆门山和虎牙山。
如此一来,若江陵之战吴军得胜,必会回军东进,蜀军可假意放弃宜都退往宜昌,荆门山和虎牙山的伏兵可痛击吴军若魏军侥幸得胜也会损失惨重,蜀军可趁魏军兵疲之时攻占江陵。
另一方面,高翔、邓芝、吴班和傅佥等人则认为魏军必败,建议留1万人马固守秭归,由4万兵马往东北方向行进,借机攻取临沮,然后南下攻占当阳,可切断魏军之退路向东吴修好,两国借此暂且罢兵。
姜维的“二分天下”之策的根本是时刻威胁荆州,然后最大化地消耗吴军,待时机成熟后,以迅雷之势击败吴国。面对横插一脚的满宠大军,姜维深思熟虑后,决定采纳廖化和张嶷等人的建议,兵进夷陵。
姜维令廖化、张嶷各自领兵3000,首先占领信陵,然后东进占领宜昌令高翔、邓芝各领3000兵马为后援,待控制住宜昌后,高翔、邓芝转为前锋,廖化、张嶷转为后援,沿江而下占领宜都。
四将率兵离开后,姜维仍觉得不放心,半夜时分急令张绍、傅佥各自领兵5000,往西至巴东城后立刻南下,绕过建始、恩施二城,再沿夷水而下直取偃山。
这条路线正是不久前全琮部队大迂回的路线,它绕了很多路,但仍然可以经过长阳小镇抵达夷道并占领宜都。
凌晨时分,探马报来满宠部队南下的战报,他们攻取边县、荆门和当阳城时,吴兵未曾抵抗,魏兵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行进到江陵城北。
不对!情况不对!姜维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好!中计了!”姜维发狂般地大声吼道:“廖化、张嶷、高翔和邓芝四将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