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断的拉拢兼并,整支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也是陈坚计划中的扩张模式,要想守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强大的军队就是最重要的保障,现在只是人数上来了而已,今后还要将其真正打造成一支铁军。
崇祯五年十月初五,队伍抵达集宁,本次出征的第一阶段也告一段落,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拉拢足够的人马,到集宁之后整军训练。但集宁的情况完全在陈坚的预料之外,原以为这里就算再破败怎么也有个城池的样子,结果到地方一看傻眼了,这里早已废弃多年,只能勉强看得出曾经是一座城的样子,连废墟都算不上,顶多只能算遗迹,难怪所有明末都没有对这里进行过任何描述,原来是因为这座城在这个时代早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既然已经认定了将这里作为暂时的训练基地,无论现实情况如何陈坚也不想改变原有的计划,因为这里不但是陈坚预定的训练基地,同时也是与大明方面做生意的重要中转地,毕竟这里距离大同两百里左右,不但自己的军队可以完全掌控商道,军队驻扎在这里也不会对大明方面造成什么压力,可以说地理位置上恰到好处,虽然现在什么都没有,但这不算什么事,自己动手建设不就行了么?
另外据陈坚所知,这一带的矿产资源可比苏尼特右旗丰富得多,各种矿产资源几乎应有尽有,金银铜铁样样齐全,不说其他,就是金矿银矿开才出来也能迅速致富,但对于陈坚来说,金银这些玩意既不能吃又不能穿,没有一点卵用,暂时还是不动为好。
这里的地理位置比朱日和那地方好得多,可以考虑将玻璃、羊毛、肥皂香皂等产业转移过来,这样与大明做生意的时候显然方便得多。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武力方面的保证,只要将现在这几万人马按照自己的要求训练出来,那就不用再担心任何外来的威胁,哪怕黄台吉再次来个十万大军自己也有一战之力。现在队伍已经扩充到了五万人,差不多可以扩充成五个师,这样自己这个司令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这次正式的整编相比第一次就要正规得多了,整编完成加上各级长官的任命,就花了好几天时间。至于训练方面,就完全交给巴雅尔以及吉日格勒等人了,几人现在已经顺理成章地升格成了师长,手下人数暴涨,兴奋的同时,责任感也增强了不少,把训练的事交给他们陈坚也比较放心,不过陈坚也会随时考察他们的训练有没有走样。
而陈坚自己则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大明去,并从大明购买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不过要想和大明方面正常地做生意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时代蒙古虽然不像后金那样和大明处于明显的对关系,但在大明朝廷的眼中始终是异族,加上林丹汗这些年做的事并不是那么靠谱,使得大明朝廷对蒙古的印象并不是很好,这种情况对于自己的贸易计划显然是不利的。要想与大明保持稳定的贸易关系,最好能先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
目前自己手下的军队人数已经突破五万,而加入联盟的部落总人数已经不下二三十万,算起来也勉强可以组建自己的政权了,有了基本的政权,不但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各个加盟的部落进行统一的领导,同时也在名义上有了与大明建立外交关系的依据,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要不然就这么冒冒失失地跑去与大明朝廷打交道,谁特么会甩你?
要组建政权可不是三五天就能搞成的事情,等到搞成了恐怕都过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陈坚可消耗不起,因为若是不能在这个冬天就明显改善草原的生活条件,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觉得陈坚相较于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优势,这对于想要迅速建立威信的陈坚来说可不是好事情。
思来想去,陈坚觉得只能暂时以军队的名义与大明建立关系了,毕竟自己有五万大军,而且是五万骑兵,这在大明朝廷的眼中应该也有一定的分量了,不管成与不成,先试试看再说。
这次要去的地方可是大明的京师,自然不能空着手去,怎么也得准备点像样的贡品,尽管见到皇帝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必须表现出诚意不是?另外,京师作为帝国的中心,若是自己的产品能在京师打开市场的话,那就是意外的惊喜了。因此,这次去一定要带货,最好能打开京师的市场,若是这样的话,就算不能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自己的产品也不用担心没有销路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生产,肥皂,香皂,毛衣都已经生产了不少,至于玻璃制品,因为自己没有时间,现在只有少量库存,这个没关系,反正此次玻璃制品也不是主打,自己花个一两天做几样精品做贡品就行了。
陈坚专门组建了一个一百人的使者团,实际上就是一支商队,打着使者团的旗号可以使得一路上更为畅通,因为陈坚知道大明那些关卡守卫的尿性,若是商队的话,被敲诈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自己这种异族的商队,这些人敲诈起来恐怕更是肆无忌惮。但是作为使者团的话,这些人应该就会收敛得多,毕竟谁也不知道朝廷方面对使者团的重视程度,若是不小心看走眼的话,搞不好就会惹一身骚,因此,所有人在下手之前都会掂量掂量。
陈坚对于这个时代的外交层面真不太懂,在里面也很少看到这方面的描写,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蒙古与大明之间的来往也不少,那些年纪大一点,阅历更丰富一点的人肯定多少都知道一点这方面的事情,多找人问问应该就可以找到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