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善垂头看自己的左手,也庆幸若不是废了一只手,不能再织锦,恐怕周家不会这么痛快放人。
看着马车外的景色,俞善摸摸自己胸口:原主有个隐秘的心愿,她如今感同身受。
这重活一世之恩,俞善一定会替原主完成这个心愿。
平溪村离庐州府城有一百多里路,马车赶路差不多三个多时辰才到。
这里背靠着绵延大山,山中有溪流蜿蜒而下,虽是隆冬,不少山上都仍然笼罩着浓重的墨绿,竹海浩瀚,景色颇有意境。
平溪村是个上千人的大村,村中俞姓是大姓,全村一百多户人家,有一半都姓俞,往上数十代,彼此间总能找出点亲戚关系。
俞善的家在村子外缘,快到山脚下的地方。
那是当年俞秀才分家成亲后新建的一座两进小院,周围没什么邻居,无遮无挡。
所以,俞善远远就看到,本应该空无一人的俞家,烟囱里竟冒着袅袅炊烟。
俞善蹙起眉头,会是谁呢?
推了推院门,纹丝不动,里面紧插着门栓。
“咚咚咚——”俞善大力敲了几下,好一阵子才有人将门开了一条缝:“谁啊?”
门里站着个面生的年轻小媳妇!
看着不到二十岁,手里捏着块抹布,手指冻得通红,她警惕的上下打量着俞善:“你找谁?”
俞善挑眉一笑:“我还没问你是谁呢,这是我家。”
那小媳妇眼中的疑惑慢慢变成了恍然大悟,紧接着,她“啪”的一声关上了门!
俞善:……
再怎么敲都无人应门了。
俞善早就做好心理准备,回平溪村以后遇到的困难不会少,可是也没想到刚一回来先吃了一记闭门羹!
车夫张伯算是白翠娘在周家的得力下人,对俞善的家事也略知一二:“善小姐,要不要去你祖父家问一问?”
俞善沉吟了一会儿。
俞秀才这一辈有兄妹六人,四男两女。俞秀才行二,还有一个大姐,一个小妹分别嫁到邻村。
人口虽不多,可从当初俞秀才病故,乃至白翠娘改嫁时,为了家中资财田地所发生的种种闹剧,也不是一件两件说得完的。
俞善只知道最终结果,就是在族长主持下,俞家老宅签了放归书:白翠娘带着俞善改嫁周家;
弟弟俞信身为二房的唯一男丁,只能留在周家,跟着大伯一家过活。
家中八亩的田地,赁给大伯一家,不收田租,算是抵了大伯一家抚养弟弟俞信的花费。
这二房这空无一人的宅子也托给大伯一家照料,留给俞信长大成人之后再搬回来。
为此,每年白翠娘还要送一笔钱回来,支应这宅子的修缮杂费。
“不去老宅,我们去找族长。”
俞善思索片刻就有了决断:“说起来,我回村居住,本来也该拜访一下族长大爷爷,择日不如撞日,麻烦张伯陪我走一趟了。”
俞家现任族长俞茂山,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
他是俞善亲爷爷俞茂田的堂兄,血缘关系本就不远,所以对俞善的突然到来,很是惊喜:“善姐儿真是长成大姑娘了,这要是在外面,大爷爷都不敢认啊。”
俞善提着白翠娘备下的四色点心和一提好酒,笑咪咪地亲热喊道:“大爷爷可是一点儿都没变。我记得您最喜欢小酌,特意买了府城最有名的玉露酒。”
“善姐儿有心了。”
身为一族之长,俞茂山最通人情世故,几句寒暄之后便主动问道:“善姐儿这次回来,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不妨直接告诉大爷爷,大爷爷让你怀安叔给你做主。”
俞怀安是族长家的大儿子,也是平溪村的村长,大约四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在俞善的印象中,这是个精明能干的人物,在村中颇有威望。
俞善苦笑一声:“说来真是惭愧,我如今有家归不得,可不就是来请大爷爷做主的。”
“我母亲一直放心不下年幼的信哥儿,积郁在心。”
俞善并没有提及在周家发生的事,也没有提自己立了女户:“我身为人子女,又是长姐,理应照顾弟弟。所以打算回村中居住,可谁知道一回来才发现,家中的宅子竟被陌生人霸占了。”
“居然有这种事?”听完俞善来意,俞茂山气得直揪胡子:
“善姐儿别担心,咱们平溪村家风清正,向来约束村民,绝不容许任何人横行乡里,为非作歹!但是,咱们平溪村人,也不能让外人给欺负了!”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身为族长,俞茂山不见得事事都公平公正。
但是,俞善的爹是几十年来,平溪村出的唯一一个秀才,虽然英年早逝,却在四里八乡颇有名气。
更何况俞善娘改嫁的那户人家,在府城也是大户,这次还派了车夫来送俞善。
今天这事处理不好,平溪村就要在外人面前,留下一个欺负秀才遗孤的坏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