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学校不能正常上课了,袁振富每天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添饱肚皮外,就是读父母留下来的书。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闲事,一心牢记父母重托。是这些精神食粮和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一路走来,并顺利地读完了高中。
袁振富,瘦小却无比倔强的小男子汉,在父母得到平反之后毅然决然离开伤心地红楼市区,主动到农村去,便来到月牙河当了一名代课老师。这一年,他已经年满二十岁了。
袁振富选择月牙河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月牙河的名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牙”二字很诗意,又很符合他当时惆怅的心境。而且,他又想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里的月,伤感中富有人情味。袁振富深有感触,一个人最寂寞的时候,不是在人迹罕至的荒野,而是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却没有一个熟识的面孔。于是,对于一个孤独的人来讲,人情味应该算是最迫切的追求了。当然,有可能是冥冥之中,他还是喜欢“临河而居”的小村庄吧。
不仅仅是月牙河小学,当时的很多乡村学校教学条件都特别艰苦。袁振富向来是以苦为乐的,他不怕。因为认真负责,使得他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加上年轻没有经验,教育管理学生方面手法就简单了一些、直接了一些,致使一些淘气的学生对他很不友好。阿来夫就是其中的一个。
…………
阿来夫坐下后,遭到了同桌、李来财家的三公子李三福的取笑:阿来夫啊阿来夫,你可真丢死个人了。就知道吃,还吃“糖”吃“诗”的,你咋不去吃屎呢?
阿来夫拿起课本就打李三福,“啪”的一声,清脆响亮,全班皆惊。
袁振富一回头,正好看到这一幕,大喊:阿来夫!你想干啥?给我站起来!站着听课!
袁振富稳定稳定情绪,开始示范朗诵锄禾,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这位小袁老师有个习惯,喜欢“移动式”朗读,就是边朗读边在两排课桌的过道上转,有时还一面用手撑着某个学生的桌角一面读。
阿来夫的位置正好靠过道儿,此时他已被罚站,袁振富转第一圈儿时,他就偷偷用眼睛瞄着,当第二圈儿即将转到自己桌前时,坏水儿从脑子里冒了出来,抠出一块大大的鼻屎,抹在了桌角。
袁振富领读“锄禾日当午”,同学们跟读“锄禾日当午”。袁振富一只手拂过各个书桌的桌角来回走动,自然而然到了阿来夫课桌旁,手指即将从那块鼻屎团旁边划过。
阿来夫不动声色地用秃了头儿的铅笔把鼻屎团向前推了推,调整到最佳位置。这一切,都被李三福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了。他想告诉老师,看到阿来夫恶狠狠的眼神,只得把脸侧了过去,意思是“眼不见,心不烦”。
袁振富还保持着惯有的动作,“汗滴禾下土”
同学们读:汗滴禾下土
袁振富:谁知盘这是什么?
同学们中,用心上课的以为老师在考自己呢,都大声读:谁知盘中餐
没有用心的学生,就机械地顺着读:谁知盘这是什么?
袁振富的手终于摸到了阿来夫精心准备的鼻屎,感觉到手里粘粘的,拿到眼前一看肺都要气炸了!
“阿来夫”袁振富大喝一声。
“阿来夫”真有几个学生傻乎乎地跟着读了出来。
“都别朗读啦!”袁振富赶紧制止,然后盯着阿来夫,说,“这是什么?你说!”
阿来夫低着头站着,一言不发。全班的目光都集中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