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莉点了点头。
余娇娇道:“孟子的母亲为什么三次迁居?因为孩子总跟邻居家的坏榜样学,这样孩子会学坏。村里的那些三姑六婆就是坏榜样。你是刚来没多久的新知青吧?”
周玲莉再次点头:“我去年来的。”
“我看你也不怎么跟那些老知青在一起。他们身上多多少少总有些毛病吧?”
周玲莉一脸的不知从何说起:“是,所以我不喜欢和他们玩。”
除了老三届那些老知青,后来的知青不光是有毛病,而且是很大的毛病。
余娇娇就算不知道后世所记载的那些知青做了什么狗屁倒灶的破事儿,光原身记忆里那些就足够她对那些知青敬而远之了。
而且人都会抱团。
知青跟村民是两个团体,村民看不惯知青做作清高懒惰不干活,知青看不惯村名没礼貌邋遢粗俗文盲。
除了早就看清现实认命的少数人,不甘心还在折腾的更多。
那些知青折腾出来的花样余娇娇都懒得听。
周玲莉这小姑娘虽然八卦了些,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但干活的时候态度很认真,平时待人处事也很有礼貌,关键是人家放得下身段,不像其他人一样连装礼貌都装不出来,可以看得出家教挺好的。
既然这样,余娇娇也不介意多说点:“不玩就不玩,但小姑娘家家的,要保护好自己。别人家两句好听话三句甜言蜜语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了。如果可以的话,继续读书吧。”
周玲莉皱眉:“可是现在大学都要推荐的,那么多出色的人呢,根本轮不到我。”
现在的大学,就是后世很多人听说过但是没见过的工农兵大学,大部分都是各地各部门推荐的先进分子,但也有少部分是走后门进去的,走后门就不说了。
下乡知青想做先进分子很不容易的,你得有突出贡献。
什么是突出贡献呢?就拿种地来说,你干农活干的好,每天都拿十二个工分,好,那你说不定就能当选今年的先进分子。
同理工兵也一样。
这其中知青比较尴尬。
知青呢,干农活比不上真正的农民,也没那么多工厂让他们去当工人,至于参军当兵,他们本来就是被挑剩下的。
有的性格好稳得住的,还能当个老师什么的,可大多数知青是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尤其是一年年的,连回城的希望都没有,似乎一辈子就要钉死在农村了,更让大家绝望。
其实让余娇娇来说,这些知青就是眼高手低矫情的。
国家现在大面积开办扫盲班呢,这些知青最低都是初中学历,你帮村里人扫盲难道就不是做贡献吗?
有的还有工作经验,天天看着农民手动种地,你可以想办法搞一下机械化呀。
现在国家都在宣传四个现代化呢,学的东西都学到哪里去了和实际完全联系不起来。
当然,余娇娇这也是站在后世的肩膀上说话不腰疼,要是她完全就是土生土长的这个时代的人,其实也不会比人家好到哪里,有超前眼光的人毕竟是少数。
余娇娇给周玲莉提出了另一个方向:“我听说城市里都有什么幼儿园什么的,咱们这里小孩子上学都是直接上小学,你可以跟大队长商量一下搞个幼儿园啊,你看看咱村子里每天来回跑的六七岁一下的小崽子有多少?够你开一个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