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宜出行。
碧水映晴空,香果翘枝头。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
叶羽躺在马车上,怀着廓然空阔的心绪,感受淡然惬意的闲适。
马蹄踩在厚实平整的水泥路面上,发出哒哒的响声。
南面乡县的种植园里,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伸出墙头。
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
在道路的尽头,稻谷沉甸甸的清香,高粱穗子饱满的清香,还有花生香喷喷的味道,芋头的脆甜味道,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馨香。
这里,是青州东莱郡不其县。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海。
这里,有大沽河、墨水河流过,养育着平原上的子民。
这里,出产的青萝卜非常水灵,清脆可口,跟磨制的黄豆煮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小时候,叶羽就跟着父母去农地除青萝卜,晚上回家做成豆沫子,总能吃上一大碗。
这里,出产的白菜也非常硕大,甘甜无比,特别是经过霜打后的白菜,味道更加鲜美。
他在路过种植园时,看到百姓们协力采摘青萝卜和大白菜。
听到它们分别被称作蔓菁、菘,叶羽感觉有些别扭。
他打算回到洛阳,就推广蔬菜的新叫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叶羽来到不其县就是要替大将军何进征辟两位名人。
一位是后汉书循吏列传中出现的县令童恢。
另一位是隐居在崂山讲学的大儒郑玄。
只可惜,郑玄被太史慈请到了青州首府临淄城稷下学宫去当祭酒。
他的心情有些低落,只好去拜访不其县令童恢。
可谁曾想,童恢也在半年前去世,更令人感到惋惜。
童恢,字汉宗,琅琊郡姑幕人。
年少时在州郡为吏,司徒杨赐知道他执法公平,于是征召他。
杨赐被弹劾应该免职时,他的部属都抛弃他走了,只有童恢一个人去朝廷为杨赐争辩。
杨赐的案子得到平反,那些部属又统统回来了,童恢却驱马而去,因此士人们的称赞。
光和五年被征入公府,授不其县令。
县吏及百姓有犯法禁的就随时教育如果官吏称职的,百姓中有人做了好事的,都赏赐酒肴,以奖励劝免他们。
耕田纺织等生产事业,都有规章。
全境清静,牢狱连年空空如也,没有一个囚犯。
黄巾之乱并没有波及这里,百姓安居乐业。
邻县的流亡人口都来归附,迁居的二万多户。
有一位六旬农妇,状告不其山上的老虎咬死了她的儿子,没人给她送终。
童恢接案处理,就在山下挖陷阱,结果真的捕获了老虎。
于是,他就在山脚下开堂审理这个案子。
童恢对着堂下的老虎骂道。
“天生万物,只有人最贵!虎狼应当吃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你竟残暴害人。”
“依据王法,杀了人的处死,伤了人的治罪,你如果是杀了人的,应当低头认罪自己认为没有的,应当呼号称冤。”
看到那只老虎低头闭目,露出震惊恐惧的样子,童恢就准备杀了它,给老妇人的儿子报仇。
结果,老妇人说杀了它,就没人给自己送终了。
童恢决定判老虎死缓,让它给老人送终。
后来,老虎三天给老人送有一只野鸡,五日给老人送一头山猪。
直到老人去世,它都趴在墓碑前嘶吼,三天没吃食物,饿死在了老人墓前。
于是,当地人把老虎出没的山称之为驯虎山。
童恢因为政绩卓越,被升任丹阳太守。
可没成想,他突遭受种疾,不治身亡。
县里的小吏和民众哭着为他送行。
豪强们也捐钱捐物,修缮坟茔。
很快,叶羽乘坐马车来到了不其县城。
这里民风淳朴,乡下百姓穿着粗布麻衣,赤脚挑着担子进城卖菜、卖柴。
城内米店较多,都是乡下百姓卖了蔬菜、木柴、猎肉、毛皮,换成粮食背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