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三公也效仿了,事务实在太多了。
贾诩主要是在兵曹部门,接触到的也是军事方面。
入主并州之后好多事情需要处理,一方面招兵买马,一边在收服失地。
贾诩他们也帮忙重新整编训练新的军队。
现在东汉以来的军制:五千军士一营,设置一位参将;一千军士一部,设置一位校尉;五百军士一曲,设置一位军侯;一百军士一屯,设置一位屯长,也就是俗称的百夫长;无视军士一队,设置一位队率;十个军士一什,设置一位什长;五个军士一伍,设置一位伍长。
有了军制,军官也是需要的。
按照他们以前商量好的,正好从当初的五千京师兵中提拔起来,管理新人,以老带新的方式混编,管理全军。
这是绝对的掌控,当初跟随他们进入鲜卑的将士对刘应可是有着莫大的尊敬和忠诚,更何况他们的将军是赵云高顺等人。
都能把这些新兵收拾的妥妥的。
军官是一定要的,没有军官层层弹压管理,军队也不可能一体。
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主干,分支,枝杈,和叶子。
他们的队伍大概扩张到了五万到八万左右了,再多也需要养活,还怕朝廷忌惮。
现在能够控制并州全境已经足够了。
贾诩还写信告诉他,招揽了一些将领和人才了。
破坏就不难,只是难的是建设和生产。
前者是一瞬间摧毁的事情,后者需要付出诸多努力和时间。
按照他们以前商量过的,他和田丰两人开始安排和布置屯田制。
简单地说就是让士兵去种田,大家总要吃饭总需要粮食的。
说起屯田制,历史曹魏那边才是行家,效率也高,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一片稳固的根据地。
以此逐鹿中原。
现在被刘应看中了,于是拿来用了。
业绩跟升迁挂钩了,不只是军功杀敌,谁种地收成的多,以后谁升迁。
辛苦可能辛苦一点,但是总比跟敌人拼命强多了吧。
每个月选出一支模范队,进行表彰和褒奖了。
又有军法官乃至部将审查考核,甚至刘应也亲自探查,以免下面夸大事实。
这种事例在历史真的太多太多了。
供养军队也是要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
以后再设置什么“农司马”、“典农都尉”、“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
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
农事生产就一直是重中之重,是国家的基础,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了。
贾诩把信寄出去之后,没两天就收到了家里人和刘应当初在京师时候寄来的信。
这一次又把他吓到了,自从跟了刘应之后,总是冷不丁的一波操作惊到了他。
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