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第一任君主是汤,他有一个很能干的大臣叫伊尹,担任国相。汤死后,汤的长孙太甲叛逆顽劣,不想依照汤建立的制度来治理国家,也不听伊尹的劝告。伊尹就把太甲关到了成汤墓葬之地桐宫,让他在这个地方学习思过。”
“国君被送走了,商朝的国家大事,便由伊尹和众位朝臣一起决定,这段时期也被称作‘共和执政’”
长孙皇后讲到这里,促狭地看了眼李二,却不再讲。
李二不由急问道:“后来呢,太甲是如何重新获得王位的?”他少时征战,天下承平后虽然读了不少书,但于这一节故事却未听闻过。
国君被重臣关押,这可比被臣子打板子严重多了,搞不好就谋权篡位!靠发动“玄武门事变”,逼父杀兄来夺得皇权的李二,是绝对不会容忍自己有一天出现类似情况的。
长孙皇后没让李二着急,回答道:“后来太甲在桐宫里勤学三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伊尹亲自到桐宫迎接,恢复太甲王位,自己退而为臣。太甲二次即位后,勤修德政,以身作则,天下诸侯都归服殷商,百姓安宁。”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李二脸色稍缓,若有所思。
长孙皇后趁热打铁,建言道:“所以陛下应该善用贤臣,敢用刚正的臣子,以他们为镜,来明得失。君王贤明,就不会出现伊尹关太甲的事情了。”
“话虽如此,但朕若饶了那名队正,天家威严何在?”
李二心头的气依然不顺。
长孙不答,笑着反问:“当年魏征建议前太子刺杀陛下,听说连计划都做好了,如此反臣,为何陛下登基后反而重用他?御史台的那些言官,当廷指责陛下的过失,让陛下在群臣面前下不来台,陛下为何不杀?”
李二伸手握住皇后的小手,讪笑道:“魏征和那些敢于谏言的御史都是国家股肱之臣,于社稷有用,朕岂能因一己好恶杀死他们,那朕不成昏君了吗?”
长孙皇后笑而不语。
李二反应过来,也笑道:“所谓的‘天家威严’,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皇权稳固并没有多大关系,治国的关键在于君圣臣贤。”
“陛下说的极是!”长孙皇后敛衽施礼道,“臣妾斗胆建议,陛下应该重用平康坊那名铁面执法的队正。方才听陛下说,他武艺不错,还有些才思奇想,何不放到西市去?”
“西市?”李世民目光一缩,轻轻点了点头,“是时候了。不过还是让洪城观察他一段时间,看能否任用。如果真有大才,朕便免了他的罪责;否则,还是要杀掉。”
长孙皇后点头:“一切自是由陛下决断。”
离开了甘露殿,长孙皇后就吩咐一个近侍,火速前往赵国公府,警戒长孙无忌:昨夜平康坊之事不要插手,置身事外,陛下另有决断。
话说司辰这边,睡到隅中(9点)方起,到武侯铺点卯,顺带吃了早饭,带两名武侯前往西市。
整个长安被分成一百零八坊和东、西两市,居民区和商业区分开;又有“东贵西富,南实北虚”一说,东边、北边,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西边、南边住的则是商贾、普通百姓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