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可以不耗吹灰之力就能稳操胜券,可就是因为他太心急,见敌军被困入峡谷死胡同当中,建功心切,想早日班师回朝,于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敌军早已在峡谷的外围埋下黑火药,准备与秦枭所率的军队一起同归于尽。
秦枭中招了,刚一进峡谷,后面就是轰隆隆铺天盖地的爆炸,山石飞溅,再加上敌军在暗处,暗箭难躲,他们因此损失了许多人。
最后虽然勉强得胜,但是他的两位副将,却都因为要保护他身陷重围,永远地睡在峡谷里。
其中一位副将,便是那位北辽右丞相君臣的长子君望。
老头子君臣原本是想让君望从文,做个文官,但是那小子脾气就倔,非喜欢舞刀弄枪的,君臣可没为这事少骂过他。
后来老头子君臣反倒释然了,反正他们家出了一个皇后娘娘,他和君笑天也是朝内顾命大臣,君家要是能出一个名垂千古的武将那就更好了。
于是老头子这才勉强同意君望与秦枭一起去南方平息战乱。
君臣虽然不能亲自领兵打仗,但是观望全局的本事还是有的,他认为此次大军出击必然大胜,是不可能出一点意外的,这才高高兴兴牵马送儿子出征。
奈何事与愿违,当秦枭误入峡谷,勉强杀出重围取胜,两位副将全部战死的消息传到玉水川内时,老头子君臣如遭五雷轰顶,抱头痛哭了一夜。
这个在官场发奋图强,算计了一辈子的老头子,终究也体会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于是他第二天一早就要找秦略讨回公道,结局当然是二人不欢而散。
自己的儿子勉强取胜,死了那么多的军士,秦略的心里也不是很舒服。
至此,两家的梁子才算结下。
其实两家长辈都不知道的是,出征途中,都是满腔热血的两个汉子交情是真不赖,行军路上,两人互相开着玩笑,谈着哪儿的美妞多,等这一战立了功名,就回家先娶了老婆在说。
又说哪个山门神仙最近破境了,哪一个国家的气运又衰落了,以及对天下大局的看法。
直到两人在峡谷内并肩作战,君望也酣畅呼啸,说是能跟秦枭并肩杀敌一回,他死也算值了。
秦枭当时还抱有期冀,让他别说傻话,一定可以想到突围的办法。
可是最后,突围是成功了,君望也永远倒在血泊当中,临死前对秦枭挤出一丝欢笑,道:“回去告诉我爹,我没给他丢人,我在战场上杀了很多叛军。让他也别怪你,打仗,总会死人的。”
回到京城以后,虽说一路上别人对秦枭都指指点点,但是北辽的皇帝赵天慈却知道,自己不能那么做。
一来,这秦枭也是好心办坏事,急功近利,是人都会犯的错误,早发现早改错,也未妨不是一件好事。
二来,秦家三代忠贤,护北辽江山社稷近二百余年,他也曾听祖上讲过秦家先祖的一些事情。他觉得于情于理,赵家也稍有亏欠秦家,所以他才在大殿之上嘉奖秦枭,这不仅仅是因为秦略的面子,还是因为秦家先祖跟赵家有些牵扯。
再者,秦枭确实骁勇善战,这一点谁都知道,除了面对一些大事的时候稍显激进,其余都不错,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毛病,何况他还年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很多年后,赵天慈就会知道,他当日果真没有看走眼。
接受完嘉奖后,秦枭满怀失落与坎坷,来到右丞相君府台阶下负荆请罪。
君臣当时正在气头上,就差没把他剁了,可秦枭这个本应该正是热血当头,做事不计后果的莽夫,却心底生不出一点怨气。
直到以后的很多年里,秦枭每次从边关回京时,给家中所带礼品,也总会同样制备一份送往君府,逢年过节也总会去君府拜会一下那位很不讲道理的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