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机械臂更加合适,对关节柔性进行建模,对其柔性进行补偿提高位置控制精度,利用其柔性提高力控制性能。而且相对来说,使用的空间更大。”
用料少、重量轻、耗能低,这自然就是柔性机械臂的优点。
但是也有一系列的缺点,比如说研发成本高,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机械动力、优化设计和控制理论等等,这都是涉及的学科。其实也不只是这些,这是一个交叉性极强的领域,这也是现在陈升需要面临的问题。
其实机械臂也不算是特别前沿的领域,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公司、机构有了研究。机械臂的应用,实际上也是相对比较普遍的。
尤其是媒体对工业机器人和制造自动化的大肆宣扬,让人们对机器人产生了狂热的推崇。然而,将机器人用于工业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过一组数据,18年的时候,全世界一共卖出了不到四十万台工业机器人。看起来自动化已经成为了趋势之一,很多人开始担心被抢走饭碗了。
因为生产效率高、易于管理等等优点,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越来越大,也确实发展迅速。
可是实际上就是机械臂的价格比较高,而且需要给它们准备专门的空间。
更何况市场上的普通机械臂是没有能力自主进行任务操作、工具零件替换工作,所以还需要采购末端执行器、工具变化器、力觉感应配件、配件供给设备以及总控制系统等。
对了,视觉系统也需要考虑,因为机械臂是没有视觉能力的。
这也需要不少的时间和不俗的财力,现阶段真的不用太过担心被工业机器人抢走饭碗了。
不过也有人确实开始‘智能化’、‘自动化’的脚步,比如说斯特拉的生产线。这是一个号称全球最智能、全自动化的车间,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组装,几乎都是工业机器人完成。
“我没必要考虑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机械臂,那实在是太麻烦了。”陈升忽然觉得,他或许可以另辟蹊径,“我这边主要是控制方式,将普通的机械臂改造,交给小宝控制。”
自言自语结束,陈升忍不住激动起来,“智能化,这是现在很多的工业机器人没办法做到的。我的机械臂本身就是用模糊与神经网络控制,是语音控制。钢铁侠的机械臂很先进,但是最难的其实还是智能化!”
工业机器人的运用领域很广,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发展也很迅速。但是实事求是来说,就和国内的一些工业情况差不多,能造出来,但是高端的还需要继续努力。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
起步晚自然是一回事,在国外的一些厂家研究了二三十年之后,国内才开始研究。基础没人好,这就是事实,这也是现阶段还需要继续补课的原因之一。
而且产学研脱节,多少也是有些影响的。至于国家补贴了不假,但是‘聪明的国人’知道吃政策饭,很多和工业机器人无关的企业、机构也进入这个领域,主要是骗补。
人才短缺也很现实,学金融很香、计算机也很香,搞机械的就不怎么香了。
产业链其实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关键零部件的缺失,加工套配能力不足这就是现实。
除了这些大环境之外,单纯的就技术方面,也有一些问题。
工业机器人的三大关键是机械、软件和安全。
安全暂且不谈,在另外两个关键领域也有很多的不足和短板。
结构优化设计、线缆可靠性和装配工艺就足以让很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头疼了。
到了软件方面,控制系统构架、运动控制和环境交互,这都是很大的问题。这里面又分为动力学、多机协调、参数辨识以及误差补偿等等一系列问题。
承认有问题就有些难了,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更难。哪怕我国有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各种各样的原因,起步晚以及一些技术封锁等等,都限制了一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