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哦”了一声,似乎对于成没什么影响,丘福这时说道:“陛下,这于成是宁王旧部,因其熟知辽东,且沉毅智勇,宁王归后,是陛下亲自封的辽东都司指挥使。”
丘福一番介绍,朱棣才稍微记起了这于成,说道:“原来是他,看来派此人任辽东都司指挥使十分恰当啊。”
朱棣说完便没有后话了,郑危却还期望着这朱棣能给这于成一些封赏,最好是将他召回京师留用。但朱棣只顾着饮酒与赏舞,丝毫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的意思。
郑危知道朱棣是在维护自己的功劳,也奈何这“天子”不得,便自顾自的饮起酒来。
这大殿中轻烟薄纱,笙笛乐酒,海味山珍,宴会堂堂。一副神仙逍遥自在场,三分欢喜愁容样。
这时,一个浑身污脏,衣襟略带血迹的军士疾驰上殿,打破了这一副神仙逍遥景象。歌舞声乐骤停,众臣目光都聚在这个军士身上。
“禀陛下,倭寇横行浙东,百寨流血,万民失所,浙东都司指挥使战死...请陛下发兵救援。”
这事情就是这么巧,辽东战事刚结,浙东倭寇横海,在靖难之时被郑危打跑的倭寇居然还敢再犯,郑危心想,看来这次这些倭寇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不然也不至于千里疾报,要京师增援了。
朱棣大惊:“什么?倭寇竟然还敢扰我浙东...”,朱棣怒声一起,便看向郑危,而朱高煦与平安则将这件事看成建功的大好时机。还没等郑危反应过来,朱高煦就已经跪在殿上说道:“父皇,儿臣愿赴浙东,剿灭倭寇,请父皇恩准。”
朱高煦在受封汉王之后,仍是要回开平戍边的,但朱棣见他如此果敢,心一软,便说道:“好...”
郑危岂能坐视不管,经过辽东一战,郑危知道了朱棣想要的就是自己的“高调”,自己越是“高调”,便越能为太子震慑四方“妖邪”,也越能为明教那些“人”带来不便。
“陛下,臣也愿往,犹记得三年前的浙东一战,臣领三千将士,击溃了倭寇万人,此次倭寇横行,臣自当责无旁贷。”郑危的请命朱棣自然是欢喜,但浙东不比辽东。朱棣素知朱高煦与郑危不和,辽东怎么打鞑靼都占不了多大便宜,而浙东海外。列强则是通往南京的门户,自然马虎不得。若是派这两人同去,只怕是会像辽东一战,稍有不慎就会致使战事失利。
朱棣似乎两难,那报信的军士退了下去。这突如其来的战事让扫光了宴会的雅兴,从一场神仙宴会,变成了军事会议。
以丘福为首的大臣都力荐郑危前去,理由是郑危已近与倭寇交战过了一次。而以平安为首的明教党羽则力主朱高煦,理由很简单,子替父征,彰显皇威。这看着是要继续推荐朱高煦做太子的样子啊。
两方争执不下,而沿海百姓正在水深火热。朱棣也没有独断,而是让郑危与朱高煦殿前各自说说如何退敌,再做决断,这看来也是最公平的办法,郑危看得出来,太子已定,朱棣对这个儿子还是想给他一次建功的机会,也好让他早日结束开平的戍边时日。
朱高煦率先说道:“父皇,儿臣会率舟师,先阻断倭寇的退路,然后再对倭寇行横前后夹击之势,将倭寇尽数剿灭。”
这朱高煦大条粗略的战策许多纸上谈兵的大臣连连称是,而郑危与诸多武将是经历过真实战争的人,却知道这朱高煦的战策听起来好,要做到却很困难。
郑危的心绪这时却回到了刚返回南京时的那个晚上。这给再一次接到了那个幕后神秘人的来信。信中说道:“郑危,海域是对抗佥文明的重要地理位置,你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海域。”
这幕后神秘人的每次来信都是那么的掐准了时机,这次刚刚说完海域的重要性,倭寇便横行浙东。郑危十分想问问这个人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但却只能单方面收到他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