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笑,是非常如意的。
再有,姜平不是寻常的仵作,他的拳脚功夫相当好,且三十六岁的姜平就算是挨了板子,别人要是想杀他,不可能这么轻松。
“宋姑娘,可有什么头绪?”赵琮问她。
“带我去牢房看看。”
赵琮皱了皱眉头,“那你怕是要失望了。”
“为什么?”
“姜仵作身前呆的牢房恰好是一间新的牢房,里头除了这个,其余什么都没有。”
赵琮从怀里拿出一卷册子,宋莺认得那卷破得不能再破的册子。姜平有记录验尸心得的习惯,他常常对宋莺说,“莺儿啊,等师父把这本书写完,就把这册子传给你,你好好看,里面有的是让你学的东西。等有一天时机到了,说不定我也能像宋慈大人那样,把这玩意变成一本了不得的书呢。”
她接过那卷册子,摩挲了半晌,“多谢。”
宋莺去了牢房,可是如赵琮所言,里面什么都没有。
她处理好了姜平的后事,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多天。直到一阵敲锣声在门口响起,“有人吗?有人吗?有人就开开门罢,我途经此处,迷了路,求好人开开门,给我一口水喝!”
吵得她不行,她才挣扎着下床给对方开了门。
门口是一个毫无精神头的男人,大概三十多岁,很瘦,嘴上起了干皮。他手上拿着锣,看样子是一个打更人。
那打更的人看到宋莺这副邋遢模样也是吓了一跳,却也顾不得说别的,“小郎君,可否讨口水喝?”
“你等等。”宋莺便赶紧回去给他倒了一碗茶水。那人赶紧接过,两三口就喝下了肚,扶在门口只喘气,“多,多谢,小郎君,我刚到越州,认不得太多路,你这一口水真是救了我的命了。我下次来,定好好谢谢你。”
宋莺不置可否。
“那个,小郎君,不知可否再给我借一把伞,”那人面露难色,“你看这天,兴许要下雨,我家在挺远……”
没等他说完,宋莺便耷拉着眼皮,将一把伞递了过去。
“多谢,多谢,”那人忙不迭道谢,接过伞,然后四处看了看,“诶,小郎君,这里只有你一个人住啊?”
“有事?”宋莺声音幽幽。
“没,没,没事。我看小郎君人好,想给你提个醒。”
“什么醒?”
那人看了看周围,然后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道,“山上阴气重,闹鬼,年轻人不好住,小郎君还是早些搬到别处去罢。”
宋莺声音依然没有温度,“还有事?”
“啊啊,没事没事,”那人察言观色,见好就收,赶紧道,“多谢小郎君,我这就走了,下次我再过这里来,定给你带些好东西呢。”
那打更人走了。
宋莺吹着外头吹过来的凉风,偶尔有几片绿竹被吹落下来落到她的眼前,“师父……”
她低着眉眼,却突然想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于是赶紧捡了些要紧的东西,放进一个竹篮子里,稍微穿好了下衣裳,就往山后面走了去。
久未动过,她如今走个路都只觉得整个人虚乏得很。
宋莺来到几个坟墓前。
姜平的墓最新,连土色都还是新鲜的,她捡了了些瓜果,摆到墓前,点燃香烛,又跪在地上烧起纸钱来,“老骗子,我来看你了。你从小就骗我,从来不跟我说实话,我就是没想到,你往常总说你命硬,原来连这件事情都在骗我。我娘亲说过什么你怕是不记得了,说谎的人啊,娶不到老婆,你看,你可不就单了一辈子?”
接着她起身走到其它几个陈旧的坟前,郑重其事地抬手跪拜,整个身子几乎是五体投地。额头贴在地上,她道,“宋莺在此姜家的各位祖先。虽然师父已经去了,但是师父待我如亲女,日后我必时常来祭拜各位在天之灵。”
话毕,她抬起身子来,端端正正地点香点蜡。然后插进香炉之中。再磕了三个头之后,宋莺拿了一把艾草。走到一个墓碑前,手摸到一块松动一点的石板,将它抬了起来。
里面是一个空槽,姜平往常都是在思念亲人的时候写封信,放在其中。怕了其它蚊虫鼠蚁侵蚀,他便会放上一些艾草。
宋莺拿出里面的那一把旧草,突然就发现不对。
这是什么?
只见那艾草下方有一个银盒子,端端正正地摆在那里。那盒子看着不像俗物,做工比百宝斋里的那些要好上不少。似乎有一定的年头了,周身都泛着黑色。
宋莺小心翼翼地将那盒子拿出来,打开。差点把那里头的东西连同盒子丢了出去。只见那盒子里的是一件只剩下一半了的血衣。黑色的血迹结在衣服上,几乎辨认不出那衣裳本来的图案。只能认清那是一件紫色的衣裳,衣裳下面有一张纸,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她依稀能辨别的是,这个上面,有“凯旋”和“忠勇”二字。
她突然想起那一天在监狱里姜平对她说的话:
“莺儿,过几天你二爷爷的祭日快到了,我怕那时候还被关在这个破牢房里。你到时候可别忘了去扫墓。师父平日里怎么做的,你也怎么做,可不能马虎……”
师父是故意的。
难道他知道自己要死了?
而且,师父把这东西藏得这么好,怕是……
她四顾周围,然后把那东西小心放了回去。闭上眼睛,心情起伏不定,“老骗子,你怕不真是自杀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