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小伙子问杜甄要不要买,可以帮忙压价,毕竟自己送上门和主动找上门可不一样。他还给杜甄出主意说机会难得,现在这种老式独栋洋房,又是这种地段,保存的这么好的几乎没有。买下来自己住,或者拿来租都是一项很好的投资选择。
杜甄也没多想,就同意了,于是装修的范围扩大,变成了一楼二楼交响曲。
事情到这一步,可不好再瞒了,本来杜甄就在打算抽个时间和老两口坦白,要不房子就算装好也没法住啊。
余纨纨和杜甄商量了又商量,为了不有损杜甄在老两口心目中的形象,所以绝不能坦白之前是有意隐瞒,只能是无意的。
于是两人编出了个偶然买了张彩票,偶然这彩票就中了大奖。
林芬不信,可女儿和女婿的态度实在不像作假的,她围着房子没有目标地转了好几圈,又去拿降压药吃,才问中了多少钱。
因为她这态度,本来两个人想多说点的,也不敢多说了。
就中了两千万。
这个就,让林芬差点没心脏骤停,又围着家里转悠了好几圈,才态度慎重的让余纨纨和杜甄坐下来听她讲。
“我跟你们说,有钱千万别露富。小富也就算了,这种大富能瞒多紧就瞒多紧。现在这社会太乱了,你们看前阵子那个奔驰女司机,就因为看起来有钱,被人绑架杀了。还有再前阵子,谁家被人入室抢劫杀人……”
余纨纨和杜甄一阵面面相觑,都没想到林芬的跳跃思维这么厉害。
“反正咱家也不缺钱花,这些钱你们都拿去给我存死期,以后给我萌萌上学,出国留学,还有我丫丫……”
丫丫听见有人叫她,在爸爸怀里挥了挥小胖手,还哦哦了几声吐了个口水泡泡。
存死期?
好吧,老一辈的理财都是这种思路,存死期最保险。
“妈,你等等。这些钱我跟杜甄都花了,其实你不用这么紧张的。”
“花了,怎么花的?”林芬差点没跳起来,一副你敢说你随便败家,我就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的架势。
余纨纨被吓得差点没躲进杜甄怀里,老老实实说都拿来买房子了。
“买房子也行,保值。买在哪儿啊?”
余纨纨没敢说话,指了指地板。
“问你买哪儿了,你指地板干什么?”
最后还是杜甄补充说,把楼下都买了。
“你们傻啊,两个傻孩子,买这房子干什么,有钱了不会拿去买别墅,买电梯房,买这种破房子!”
“妈,不是你说不能露富。”
林芬窒了下:“这也算露富!”见女儿女婿都不说话,她咳了两声,又转了腔调:“不过和别墅和独栋洋房相比,确实不算露富。”
“杜甄就想着家里地方不够住,就近。我就想着这么多钱放在手里,心里不安稳,所以……”
林芬半天没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会儿,她说:“既然买了就买了吧,别在外面乱说就行,反正都知道这里是住了好几户,我们不说,也没人知道。”
这么说着,她心情又好了起来,夸杜甄有眼光,做事低调。
反正什么都有老太太说的,她怎么说都有理。
不过就因为这事,林芬也不嫌楼下装修吵了,听着就觉得那声音悦耳,当然这是后话。
……
回到家里,余纨纨无奈看了杜甄一眼。
“你看吧,我就知道我妈是这种反应。”
像林芬这个年纪又是这种性格的老太太,如果知道女婿很有钱,绝对不会是家里发财了我出去得瑟一下,而是紧张兮兮的,生怕人知道了。
所以说,别说妈了解女儿,女儿也很了解妈。
这还只是两千万,还都拿来买了房子,如果让她知道女婿有钱的程度远远不止这些,估计林芬要把他们装进保险箱里,天天晚上睡不着觉。
杜甄囧囧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坐在他怀里的丫丫看爸爸不说话,哦哦哦地撑着他肩膀,想在他腿上站起来。
余纨纨把女儿接过来,将她放在地上,两只小手扶着沙发。
现在丫丫已经站得很好了,正练习怎么平衡以及怎么挪步。沙发就是她最好的主场,不高不低,她扶着沙发可以像只小螃蟹那样,左右移动。
分出一只眼睛看着女儿,余纨纨继续和杜甄说:“行了,这事就算过去了。不过我跟你说,我妈肯定还要闹幺蛾子。”
幺蛾子?
杜甄很快就知道是什么幺蛾子了。
先是林芬给全家人都上了政治教育课,叮嘱所有人务必要做到方方面面不露富。
其他人都没放在心里,反正再多的钱也都拿来买房子了,这家里除过林芬,谁会闲的没事去跟别人说自家买了多大的房子。
可接下来林芬干的事,却把所有人都弄无语了。
知道房子是自己家的,林芬就一直想去看装修进度,实际上是想去监督工人干活仔细不仔细。
她也去了,却不是以主人身份去的,而是好奇的邻居。
她进去了就四处看,一点都不见外。还跟工人们唠,佯装问主人怎么没见来,姓什么之类的话。
这事装修工人哪里知道,装修公司是杜甄让人找的。为了不节外生枝,之前他和余纨纨就没来看过,也是初期根本看不出来什么,都丢给了装修监理管。
这事一发生,两人更不好上门了,反正装修工人就看到三楼老太太特别八卦,每天都要来看他们干活。
估计这是羡慕眼红的后遗症。想想楼下住上下两层,加起来三百多平,楼上老太太就住八十平,似乎也能理解。而且装修这事本就扰民,工人们也不好说什么,还得笑脸相迎客客气气,让林芬没少夸工人素质不错。
装修公司装得很快,马力全开,也不过两个月不到,已经开始贴砖了。
地砖墙砖算是装修中主要活儿之一,砖贴得好不好,很重要。因为客户舍得付钱,装修公司这边工人也上得多。
上下两层楼,一共来了六个泥工,其中就有孙诚和孙育海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