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以前常常透露,甚至明示给妈妈,成人世界里,做事说话皆有目的。如果为了达到目的应该这么做事,应该这么说话,那就要这样去选择。达到目标大于一切,至于过程上是否稍微有些违心,都会在目的达到之时,顷刻化为乌有。
妈妈之前是对此嗤之以鼻的。现在想起来,可能爸爸说的确有他的道理。妈妈之前的抵触,大可能只是因为爸爸拿的实例,实在太不讨妈妈欢喜。
爸爸当初告诉妈妈,周旋于寂寞或是迷茫的中年妇女或者年轻女孩子之间,是因为爸爸看到她们在得到爸爸简单的陪伴或者撩拨之后,关键时刻的确会用女性的单纯去对待你的爸爸。对他而言,这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爸爸常常举例一位中年女同事,关心她,大小事想到她,几乎不费任何成本,但是到了借钱的时候,或者没事拿拿红包的时候,皆可出自她处,络绎而不绝。而至于爸爸对这些女性本身,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毫无感情而言的,仅仅是利用一下尔。而妈妈那时却为了这些被利用的对象不停的吃醋,实属幼稚行为。
尽管他说的条条是道,妈妈彼时却完全不买爸爸利己主义的账。对你爸爸来说,简直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妈妈现在想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种对话场景,非常好笑。这样掏心掏肺的与妈妈讲道理,却不被受用,也是可惜你爸爸当年一番教育的苦心了。
不过小夏,妈妈的这些描述里,是很主观的。妈妈希望你不要轻易就定了是非黑白,或者正反角色。你一直远离妈妈,听了这些你亲近之人的故事,请也不要轻易站进队伍,一战到底。人和人之间常常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黑白对错最好还是不要着急定夺。
说回刚才写给你奶奶的信,这信引了妈妈头一次思考,与自己目的相匹配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如何才能达到目标。最后顶着一种不舒服的别扭感觉,妈妈把信改成了温暖的,带着敬语的一版,发了出去。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信发出去之后,妈妈竟然有一种成长带来的成就感。而且很快的,妈妈收到了奶奶的回复。尽管最终没有拿到证明书,但是气氛是平和的。
假如跳为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妈妈发现,自己在七八岁时的困惑,一直到三十多岁,都不曾被解答。妈妈小时候一直很疑惑,当我们不喜欢对别人笑脸相迎,逢迎陪伴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去表现。而制造和谐氛围的目的,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幸福,又总是无法直白又赤裸裸的摆在面前。妈妈小时候问过姥姥,为什么不能不去和自己讨厌的阿姨打招呼,面对这个问题,当时姥姥就像完全没有听到一样,忽略了过去。再后来的追问,妈妈收到的仍然是听不见的表现和一点点的厌烦。现在的妈妈,感觉自己的内心从未离开过那提问的场景,妈妈从那时起,就从未改变,内心也从此被封存,不再长大。一直到现在,妈妈依然想要有个人,能耐心的解释给妈妈听,到底为什么要去做不想做的事,真的会带来更多的利益吗?而我,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利益吗?那么我牺牲的本心又作何计算呢?
小夏,你和妈妈注定会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成长。爸爸和奶奶的和善与世故,可能会让你完全体会不到妈妈童年时的困惑和成年后的迷茫。妈妈只希望,如果你会做一些违心的事,那么请为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释,就和你爸爸做的一样,即使有些道理甚至听起来有点功利或者自私,但至少你要说服你自己。只要你认为你愿意这么做,或者愿意为了目标而牺牲一些表面功夫,那么只要你心行统一,妈妈都会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