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下场,回到观众席座位以后,就开始看网友评论了。
对于各种意见,他都有保留地倾听,粉丝的彩虹屁不会全信,恶毒的人身攻击话语他也当过往云烟,看过算数,但对有建设性的意见,他还是会采纳。
提高演技确实是他当下最重要的事。
他醒过来以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把自己演过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复盘了一遍。
他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重庆口音还没有完全改掉,台词不过关,二是选剧本的眼光有很大的问题。
那部打着科幻片名号的《太空漫步》故事主线是一个老旧的煽情故事,聚焦于宇航员父亲和叛逆儿子的关系改善,这个命题发挥好,完全可以把电影推向一个高度。
但《太空漫步》对“父与子”这个话题的探讨浅尝辄止,停留在极肤浅的层面,它没有深入挖掘父权对孩子的影响,也没有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精神引领。电影里的儿子叛逆得很莫名,他的父亲又是一个极其伟光正的形象,人物扁平化、脸谱化。
如果这只是一部科幻大片里的一条线索,那观众把它当爆米花电影来看一下,也不是不能忍那些略显尴尬的台词和情节生硬的转折,但这部科幻片的特效也整段垮掉,号称花了一个亿打造,看上去最多花了一万的样子,就像一个廉价的网游特效。
因为这部电影,陆鸣的路人缘一降再降,还受到了业内人士的猛烈批评。
甚至连CCTV6的一档访谈节目里,主持人和嘉宾还聊到了陆鸣究竟要为《太空漫游》的失败负多大的责任。
这不是最尴尬的,更让人难堪的是,同期节目里作为正面例子来和陆鸣作对比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队友孙思凡。
孙思凡是上海人,和陆鸣同一年出生,同一届参加高考,陆鸣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孙思凡去了上海戏剧学院,他们另一位队友李浩轩则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当时就有媒体猜测他们组合不和,所以三个人都不愿意在同一所大学就读。
一时间“旋风少年即将解散”的消息甚嚣尘上,他们公司还正式回应辟谣。
在那条辟谣组合解散的微博下,原本抽奖奖品都准备好,就等着官宣解散的唯粉心态崩了,都在骂公司,那一刻,平日里骂战不休的少年团唯粉统一战线。而为数不多的团粉则额手称庆,奔走相告。
其实,他们三个去了不同的大学,就只是因为喜好不同而已,陆鸣觉得北电虽然校园小得可怜,但里面电影制作专业门类齐全,可以和导演系、摄影系的同学跨专业交流,势必会对自己有所启发。李浩轩是在16岁客串一部家庭伦理剧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中戏毕业的前辈,对中戏产生了兴趣,在旁听了一节中戏的特色台词课后,就决定报考中戏了。孙思凡会选择上戏则是因为他们家在上海。
年少成名,他们牺牲了很多私人空间,面对过很多陌生人莫名的恶意。
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很多,名、利、粉丝,这些都是他们拥有的资本,给了他们更大的选择空间,选学校、选剧本,首先考量的是自己的意愿。
在陆鸣记忆里,他们四个人的关系还十分亲密,他们是彼此扶持着走过成名前晦暗无光的日子的小伙伴,是面对骂声、嘲笑声,互相鼓励的挚友,他们也曾在16岁第一次演唱会的庆功宴上,碰杯,杯里装的都是可乐,他们说好不会分离,要一直一直一起走下去,直到头发变灰,成为一起打太极的老爷爷也不分开。他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时间让梦碎得比可乐气泡破灭还快。
陆鸣醒来以后,反复确认,才敢相信,自己上次和孙思凡发微信消息,还是半年多前,三月十八号那天,祝他生日快乐,极其客气、礼貌、疏远的对话语气。
而和另两个队友李浩轩、陈宇航的联系就更不频繁了,还是春节的时候,互相祝福了一下,仅此而已。
陆鸣、孙思凡、李浩轩都是00年出生的。陈宇航比他们小两岁,2002年12月25日出生的,陆鸣记忆中他还没有考大学。
他那天突然想起来,要看一下陈宇航现在在哪儿读书,怎么都没看到过他。
一搜才知道,陈宇航后来出国了,去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学插画了。
他们四个人出道的时候都怀揣着音乐梦想,唱着芭乐情歌,想着有一天要组一个乐队,但最终没有一个人选择了音乐作为专业方向。倒也不全是国内乐坛低迷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重新明确了自己的志趣。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陌生疏离到这种地步,陆鸣并不清楚。
他也不知道21岁的自己会不会、该不该为这种疏远而难过,反正他现在挺难过的。
18岁的他还相信永远,相信远方,相信不变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