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王迈步进大明宫后,完成使命的苏彦伯便拜别退下,另有宫人迎领他们入紫宸殿。 李显带着妻子、儿女入宫得见女皇武曌,他们皆不知道武皇的用意,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 “姐,陛下长什么样?她很凶吗?”李裹儿总是很依赖李长宁这个长姐,走在大明宫中,她没有心情再为这圣殿震撼,揪起了心,“我,我不小心带了样东西……” “嘘。”李长宁做了个手势,给李裹儿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胡言乱语。 武皇在紫宸殿召见了庐陵王及家人,李显等人跪拜叩首,高呼女皇万岁。 “朕的显儿回来了,快起来吧。”武皇的目光是和蔼亲近的,她微笑着看着李显,以及李显的孩子们。 李显抬头,望着高坐上的武皇,十五年后再见,母亲的双鬓白发苍苍,已不再如往昔那样雍容华贵、精力旺盛了。李显湿润了眼,前尘往怨似乎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李长宁跟着父亲站起了身,皆不敢直视女皇,她微微看过去,目光剧烈一颤,这慈祥的老奶奶与她想象中英姿飒爽、气度威仪的武皇仿佛不是同一个人。李长宁第一个印象是,武皇老了。 接着李长宁留意到武皇身边站着一位白衣男子,此人衣着一身飘逸的白色华丽锦袍,肌白胜雪,全身是纯洁无暇的白。他高高挽着头冠,长若流水的发丝披在肩上,眼角微微上挑,朱唇轻抿,似笑非笑,剑眉下透着勾人心魄的眸光。 只是看了一眼,李长宁的额头上就渗出了冷汗,不敢再看,头一回见到比美人还倾国倾城的男子,像是天仙下凡般。 好一个颠倒众生的绝色男子,如斯风华何不令人心动,这个人是……李长宁的脑子里飞快搜寻着,想到了武皇正盛宠的张氏兄弟——张易之与张昌宗。这位举世难得一见的白衣男子想必就是张氏兄弟之一吧。 李长宁对张氏兄弟的作为早有耳闻,可没有太大好感。武皇极为疼爱他们,张氏兄弟对朝政的影响非常大,他们不但野心勃勃,还性子残暴,凡是得罪他们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武皇留李显一家坐下来说说话,也没有吩咐李显回朝该做些什么,只是告诉他好生调养身子。李显、韦氏见武皇没有恶意,也就慢慢放宽了心。 “姐。”李裹儿拉了拉李长宁的衣袖,嘴唇动了下,没敢发出声。她脸上带着诡秘的笑容,给李长宁使眼色,让李长宁看武皇身边那位绝色美男。 李裹儿平身第一次见到长得这么好看的男子,自然要心花怒放地多看几眼,那双柔情似水的眼睛里都冒着星光。 天啊,真是……李长宁试图用眼神阻止李裹儿的无礼,可李裹儿在房陵骄纵惯了,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引火烧身。唉,李长宁算是对自家这个好色不怕死的妹妹服气,一见美男后李裹儿就把入宫前韦氏的教导忘得一干二净。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真怪李裹儿,李长宁内心深处是表示理解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又何尝不想多看几眼那风华绝代的男子。好歹李长宁还分得清孰轻孰重,不会对张家兄弟动什么心思。 李裹儿直勾勾的目光很快引起了白衣美男的反应,他侧头看向李裹儿——这位青春美貌的庐陵王之女。白衣少男嘴角扬起一抹弧线,冲李裹儿莞尔一笑,更添魅惑撩人的风情。 那一笑的风情,李裹儿心都醉了,她心跳得极快,失了分寸,为掩饰内心的悸动抬手理了理头发。 不动还好,这一动吧,李裹儿衣袖里掉出来一本薄薄的书。书落到地上,响了一声,顿时在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就连武皇的视线也看了过来,这才打量起容貌出众的李裹儿。 李裹儿低头看到袖子里藏的书掉了,吓得脸色通红身子略僵。李显、韦氏不明所以,满脸惊愕。 见妹妹六神无主,李长宁似乎想起来进宫时,李裹儿在她耳边念叨什么她不小心带了不该带的东西进来。李长宁目光落到那本书上,莫非是这书? 李长宁忙站起身为妹妹解围,她屈身朝武皇一拜:“陛下见谅,是裹儿平时爱看的诗书,并非有意失礼。” 武皇淡淡的目光又移到了李长宁的身上,先看到李裹儿美貌绝伦,又见她李长宁亦是风采惊艳,心情大好地笑了笑。 “陛下,这是长女长宁。”韦氏赶紧起身毕恭毕敬地道,担心武皇记不住她们,又抬手指向李裹儿,“这是小女裹儿,冒犯失礼了。” “呵呵,长宁啊,你出生的时候,朕还去抱过你。”武皇满意地打量着这两个孙女,“显儿,你有一对好女儿啊。” “是,多谢陛下赞赏。”李显乐呵呵地应声。 李长宁也不知那是什么书,蹲下身帮全身僵硬的李裹儿捡起来。这时她却听见武皇宛若天上传来的声音:“易之,把那诗书拿来,朕看看孩子们喜欢读些什么诗。” “是,陛下。”白衣张易之柔声答道,他的声音动人极了,跟他的美貌一样震人心魂。张易之迈步走向李长宁,李长宁捏着那本书忽然手上一紧。 张易之接过李长宁的书,可李长宁却没有放手,顿时花容失色。张易之淡泊如水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手上稍稍用力两分。李长宁不敢再拽着书不放手,只得松开任他拿去。 “这,这不是我的书,陛下……这书是长姐给我的。”李裹儿反应过来,红着脸急中生智道。 那书是李长宁以前买的,很是心仪,后来李裹儿喜欢就要了去。作为长姐李长宁不想与李裹儿多争多抢,事事能让则让。 听到李裹儿这话,李长宁心里猛地一凉,她低着头咬唇不语,大概是没有想到李裹儿会带这本书入宫,又在武皇面前为保全自己把她给指出来挡箭。 张易之将诗书呈给了武皇,武皇本也无心多看,只想着瞧上两眼,但两个孙女的反应异常,反倒是让她起了疑心。 武皇翻开了诗书,很详细地一篇篇翻阅着,有两篇是骆宾王的诗,其一是《帝京篇》。 李显、韦氏不明所以,但明显感觉到大殿上的气氛是冷凝的,那书里一定有什么大逆不道之句!两人也变得惊恐不安了。 李长宁与李裹儿皆垂首低眸,不敢抬头正视武皇的脸色,武皇最恨阻止她称帝的那些人,凡有阻心者都被她一个不留地杀了。 “裹儿,这是你的书吗?”武皇粗略浏览了这书,轻轻合上,不动声色地问。 李裹儿猛吞了一口口水,失魂落魄道:“不是,是长姐的,我帮她收着,还没来得及看。” 武皇又看向了李长宁:“长宁,是你的书?” 李长宁沉了沉心冷静下来,躲是躲不过去了,如果这时她再反咬李裹儿,那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姐妹两人都被受罚。重则触怒龙颜,武皇一句李显与叛臣骆宾王有勾结,一家子就是被打入地狱人头不保啊。 想到这儿,李长宁壮了壮胆,史上她不会死得这么快才对,便沉着对武皇笑道:“回禀陛下,是我买的一本诗书,我平日闲暇时里喜欢看看书。” 武皇又笑了笑,挥手示意张易之将诗集还给李长宁,并用惋惜的口吻道:“这上面的诗写得挺好。其中不乏大才之人,可惜跟错了人,唉,若是他还在,朕必重用之!” 诗书回到了李长宁的手里,武皇没有动怒,李显、韦氏这才松了口气,以为自己是想多了。 李长宁脸色风轻云淡,心里却已是翻江倒海,她琢磨着武皇的话,听来她口中那“大才之人”指的正是参与谋乱的骆宾王。 骆宾王的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其罗列了武皇罪状列数,写得震撼感人。武皇初观此文时,读时嬉笑自若,后惊叹问是何人所写,并叹息道:“如此有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武皇不但没有震怒,反而是爱惜骆宾王之才……李长宁以为自己即便是保住性命也少不了被重罚,武皇却丝毫没有怪责她…… 这是李长宁第一次深刻地认识武皇,武皇并非她想象中麻木不仁、残暴嗜杀,她由衷对武皇的感情从薄凉而变得复杂了。 见过武皇之后,李显一家人被安置在紫宸殿北的夜华宫。韦氏看了在武皇面前闹出动静的诗书,恼得面脸发青,严厉训斥李长宁与李裹儿,令两人面壁思过,没有她的准许,不准出房间半步! “陛下也没有说什么,莲儿就别生气了。”李显为爱女说情,宽慰妻子的心,“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以后不犯便是。” “显,我们不能走错一步啊。”韦氏感到了沉重的窒闷和压力,如履薄冰,“不给孩子们些教训,她们还会犯错!” 韦氏当着李长宁与李裹儿将那诗集烧毁,令在房间里抄写宫规,若是抄写得不满意就不许吃饭,也不许迈出房门半步。 惩罚了心爱的女儿,夫妇两人心里也是难受的,他们抱在一起,互相宽慰取暖,危机感依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