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郡,位于魏国的北方,虽然不是要塞,但是却因为一些历史渊源,在魏国人心目中地位独特,意义特殊。
因为献郡,曾经是魏国人失而复得的土地,这片土地在魏国初立的时候,就是属于魏国的,甚至于以北的很是辽阔的一片都是属于魏国。
魏国二十年战败,以西的几个城给了周,以北得被趁火打劫的北胡占去,东边的靖国不敢示弱也占了点,不算很多,献郡就是当年被北胡占去的一块。
也是三年前,才被魏王收复,重新纳入版图。
胡放有时甚至怀疑过,这里的人,其实人在魏地,心却是向着北胡的。
然而经过胡放和其他少年宣官的庵中探访,才算是将这种可能排除,因为他原先怀疑这献郡的人和北胡往来,还对此瞒不上报,再加上献郡的树林几乎被砍伐完毕,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拦北胡骑兵的步伐,所以胡放很是怀疑。
而后求证才得知,献郡的人,并没有多少受到魏王新政的恩惠,他们也有亲朋在别处,商人也往来,自然是知道魏国这几年是发生过巨大的变化的,但是他们到现在还是认为,自己不会受到恩惠。
“罪地矣,献郡何德何能,草民何德何能。”这时真是的献郡平民的说法。
再联系之前这里地动水苦引发献郡讳莫如深的“天谴”之说,胡放的感受就是,这献郡的人未免也太卑微了。
早先在北胡人的治下,他们过的并不算好,魏国也听说越来越不行,但是他们还是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是魏国人,将来一定会有一天,自己会回到魏国的怀抱的,然后,这个梦想在魏康王手里,被实现了。
抛开这些不提,有一个关节胡放却不放过。这些年魏国越来越好,就他的观察而言,现今魏国境内,魏王对所有子民和土地,无论是有什么历史渊源,都是一视同仁的。魏国的全境上下,也并没有对何地有过地域上的歧视和编排。
那么,难道是献郡自己人就一直这样自闭卑微得过了这么些年吗?
胡放年纪轻,但是不代表他就容易被欺骗蒙骗,按道理来说,献郡派来的官员,应该会好好安抚民众,理应教诲民众不要妄自菲薄的好,怎么不仅没有,还更严重?
让气候地质造成的问题,演变成“罪地罪民,天罚天谴”,成为压低民众自信和尊严的大山。
事实上,胡放想到这里,已经眼里寒霜了,他自然是知道这从中作梗的人,必定有当地的郡守,戍边将领也有参与,甚至还有一条他查出来的长线,隐隐约约能看见,好像连着王城的方向。
*
这边北方献郡,胡放正在植树造林一顿忙活,那边洣州宣煜也没有闲着。
“于兄,于兄,过来帮我拔下刀啊,我拔不出来了!”。
宣煜看过去,一个长得很是清秀白皙的少年,正在用力和刀鞘刀柄搏斗,什么招式都使出了,脸都挣红了,那刀还是纹丝未动。
“给我吧。”宣煜接过他的刀。
这少年,是前几日,他洣州湾下游救的。彼时宣煜正收到父王的来信,叫他和章先生前往吴国,去找一位代先生。
在半路上,已经进入了楚国境内了,遇到了这个叫做孙歌青的落在水里,虽然看起来水性不错,但是他们的船被水匪袭击,眼看身后有匪徒举刀,居高临下要砍向孙歌青,宣煜站在船上,便射出了一箭,正中那个贼子的脖颈,贼子顺势翻下了船。
很是有神兵天降的气势,孙歌青看见眼前水花翻涌,带来血色,随后周围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水花翻起,带着贼子的惨叫声。
一箭既出,那便不收手了。
宣煜的骑射技术是校场公认最好的,他和其他护卫在章由身边的人,射出的箭矢就没有白费的,那群贼子人也是多,便有立时发现情况不对的,要爬上他们的船来对付他们的。
少数几个得逞的,宣煜当然也随即应变撂倒几个扔水里,抢下他们的刀就和他们砍杀起来。
那孙歌青眼巴巴看着宣煜在船上勇猛作战的英姿,而后自己朝着岸边游去。
待一切结束后,孙歌青和几个找了过来的仆从便见到了过来问候的章由。
而后宣煜就不知道怎么的,这孙歌青一行居然认识章由,也要和他们一起同路去吴国了。
同路而行,宣煜没有意见,他比较烦恼的是,在路上,这个孙歌青时不时就来纠缠他,先是问他名字,他当然说个假的“于煊”,而后这个孙歌青便夸他神勇,想自己也学点本事,整日向他问候请教。
最开始,孙歌青练的是箭,宣煜被她的诚心求教所打动,便让他先练习着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