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卯熟知了商人的秉性,自己会如何选择,便推己及人想别的人也是会选择做这笔买卖的。
谁料章由口上是答应了,但是私底下却将北方即将干旱的消息偷偷得传得人尽皆知,特别是楚国的商人,直接告诉他们,顺着漓水往北走,去到周国看看,那里已经有赤地千里之景了。
楚国的商人获悉之后,都两手准备着,一方面派人去了周国探查,一方面又私下里开始囤积粮食。
在李卯发现北方有重大旱情这个消息已经满国皆知的时候,也不免气急,他的目的除了为太子盈利,还有一项便是要处理了楚国因为保管不利已经快不能吃的陈粮。这是老楚王交给太子的难题,也是太子交给他的,如今,事情难办了。
因为之前和章由这个商道大拿合作得和愉快,于是便和他半真半假的说了,想着就算不和他一起,也能叫他看到他的价值和真诚,讲点江湖道义。
可惜章由没有,换个人也许章由可能会做,但是高价卖陈米这种买卖一般不会卖进魏国就是了,而在魏国,宣汉对于这些的监管很而后续他们的买卖还是在周国做成功了,给他们使些绊子也是有的。
章由拒绝后,林谋也没有再表示什么,告辞离开了。
*
回到魏国王都,六月的丰登城,除了一应的抗旱事宜是魏国的主旋律,大街小巷都是宣传“旱灾来临,魏国上下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的口号和标语,最近百姓们的热议论就是王上心颁布的招贤令。
招贤令顾名思义就是征召天下贤才,这招贤令在后世被誉为科举考试的前身(本世界),自然是有考试选拔的意味在其中,三年前已经有过一次,不过观望者众多,彼时魏国还是艘在外人看来迟早要沉的船,自然不会有人上赶着来魏国做官的。
“王上这是要从豪强地主、门阀士族手中夺权啊。”有人这样感慨道。
宣汉好不容易将三年前选□□的考生教出来,如今正拉着他们在开物所的一间都是书案和书本的大房间内出试卷呢。
时间定在九月初,那时正是秋收之后,也应了秋闱一说。
“谁说不是呢,王上说了,这世界的大多数东西,如果永远稳固,便会一潭死水般,消极腐朽,失去生机活力。”一名在告示栏看招贤令的人说道,看起来是个关心国家政策的人。
“只是九月初,这个时间,不是和吴国的南池书院开山门招生的时间撞了吗?”一个头戴青衿的读书人疑惑纠结道。
“嘿!自古学而优则仕,虽说寒门几百年难有几个出头的,但是这也是不变的规律,你要是自认学得好自然去参加招贤令了,觉得还有待学习,就去书院就好了,当然,很可能你也只是选择被谁淘汰罢了。”
是啊,就如同幼时纠结于自己以后是上北大,还是上清华……等到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想得太多了。
宣汉按照自己目标制定了计划,正在有序有力的执行着,他从来都没有让谁失望过,父母给他安排的路子他都能完美得走好,所有的目标都能实现,按部就班,他的目标也能很实现。
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也懂得了自己把自己安排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