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温度书城后,眼瞅着两大节日即将一起到来,所以为开辟新市场的心情就迫切了起来。
经过一个夏天的磨练与积累,我们也算是掘到了第一桶金,以至于将我们最初以经营网店为核心的业务基本忽略而去,一心盯着眼前来利最快的书展模式。最开始的初心是:来北京以经营网店为主,当时因入住大平台需要提供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就注册了公司和申请许可证。当时申请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就用这两个月的空档开始了地摊卖书的模式。自从尝到了卖书的利润大,且来利快的甜头后,便一心扎了进来........)
有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后,我和佩姐便决定进一步扩大化,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快的公司扩张化,完成咸鱼翻身。
虽说有了书展的经验和经营能力,但是对于市场的开拓方便我们还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只能再次将苗头瞄向曾经的引路人老周。毕竟这家伙曾经营数年,开辟过京、津、冀、陕、晋,几十个城市,对大多数城市市场还是比较熟悉,求教于他,能让我们避免多少弯路。
生意人做事就是那么直截了当,友情归友情,生意归生意。我们和他达成的共识就是,他可以给我们推荐某些个城市,但是如果驻扎成功,我们在此地所销售的大部分书籍得从他那里调货。说白了,就是我们每进一本书,他就要从中间提个差价,前提是姑父曹总家的书例外。其实对于资源这块佩姐手中掌握着很多优势,通常某一批货拿货价可能比他的还要底。但实际上是做生意哪有面面俱到,样样精通,为了实现双赢,我们也只好用资源去换渠道。只有各方面都打通了,手中的优势也才会有价值。
老周这次给我们介绍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北京的燕山,一个是河北的廊坊。说实话我们当时也只能有一个选择,虽说以现在的实力可以同时一起开拓两个新地方,毕竟人手就那么多。
为了押宝的准确性,我和佩姐便亲自对这两个地方实地探查对比,这两个地方分别在北京以东和以北,中间也相隔百十公里。我们驱车两天也是累的够呛,但对于生意而言,累并快乐着。
经过细致化的对比后,算是总结出一份客观的分析:燕山这个地方属于一个中心广场,这里算是由私人总承包,然后再将场地租给别人,就和市场上的小摊位差不多。但是有个好处,整个广场统一使用的是德国小棚,显得整齐划一,刚好也为我们省了书棚的成本。不好之处是,这里虽说是个广场,却大都成了小商小贩的促销场所,除了来买东西的人前来逛逛,基本上没啥能吸引人的地方,能给我们划分的场地也是太靠里;廊坊霸州这个地方是在这个小城市的大商场正门口,这里人流量居多,但就是场地费十分昂贵,据说五六月份还有一批卖书的在此待过,恐时间间隔太短,顾客反响不大。
经过两边的优劣对比后,佩姐表示既然重新开拓新的市场,这一次务必得有把握,只要一炮而红对于今年的计划实施才有信心。老周又跟我们分析道:燕山这个地方所说费用底,投资小,但是没有合适的位置,效果可能并不好,最关键的是这边的文化局不好备案。霸州那个地方他去年曾在此待过,虽说场地费昂贵,但是人流量是真的超多,这个商场基本上是霸州老城区这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虽然上半年有人在此买过书,但是他们还是采用论斤称的形式,单价也很贵,我们不分薄厚大小统一低价没准还能引来顾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