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十里的双方,此时都处于对方的眼皮子底下,也很难再做出什么出其不意的举动了。
第二日清晨,赵之海唤来赵之栋和王敏,钟旭三人一同商讨即将展开的大战。
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出其不意,赵之海将昨夜一夜未眠想到的种种措施拿出来与三人不断的推演。
在原州时,他除了向雍云祈了解戎人战法外,也对逃回来的其他原卫戍萧关的大小将领有过询问,
针对戎人战术,他也想到了一些措施和应对方法,这段时日也是与三人商讨过多次。
但今日就将展开大战,所以赵之海觉得还是需要在仔细研究一番的,以免哪里出现了纰漏。
四人商议良久,最终定下由钟旭做先锋,赵之海中军指挥,赵之栋与王敏位于左右互为犄角的战术,这与戎人的传统军阵战术颇为相似,但不同处在于对相克兵种的阵形安排等细节方面的差异。
一切准备就绪后,中军响起三通战鼓之声,七万大军如同黑色的乌云一般涌向萧关。
已经陷落近二十日的萧关城依然巍峨的耸立在清水川上,虽然换了主人,但那座熟悉的关城仍旧是七万秦兵将士心中的图腾。
每个人心中都坚信,用不了多久,这座雄关将会重新回到大秦的怀抱。
大军在萧关城外三里处停下,在鼓声中井然有序的列成战阵,赵之海在临时搭建起来的中军玄武旗下的将台上向萧关城冷眼看去。
萧关城头飘扬着无数面由兽皮缝制的旗帜,那旗帜上一轮燃烧的太阳散发出熊熊火焰。
关城之上,密密麻麻的戎人兵士手持着各种兵器,站在每一个垛口的前方看着关城外面。
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但赵之海能够感受的到一股肃杀之气笼罩着整座萧关。
秦兵开始列阵后不到片刻的功夫,萧关那边也是城门洞开,从城中不断涌出了戎兵。
赵之海定睛观察着戎兵列阵,果然见他们与自己所料的不差,也排出左右中后四个军阵。
半个时辰左右,赵之海见秦兵列阵已毕,就下令先锋出击。
钟旭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见赵之海下令,立刻带着前锋万人迅速向萧关城压了过去。
短短千步距离,八千步卒整齐划一的向萧关走来。
先锋队列两侧各一千骑兵也各从两侧向前方快速奔去。
按照预先制定的战法,这骑兵是要在步兵抵达前快速略过戎人两侧军阵,用弓箭阻碍戎人阵列完成。然后再用步兵冲击戎人最为混乱的那部分阵列的。
这就是赵之海的战法,如同他的性格一样,主动而为,制造战机并窥其短处,一旦发现了机会就务求一击致命。
萧关城下的戎兵显然还未曾排好队列,面对已经快要跑到近前来的秦人骑兵,众人脸上纷纷露出了焦急与惊慌。
城门里还在不断的涌出兵士,而已经列阵完毕的兵士们却发现自己的身后阵列依然空空荡荡。
秦国的二千铁骑已从侧翼呼啸而至,戎人的弓箭手开始稀稀拉拉向着骑兵射起箭来。
他们担心这些骑兵会再像以前萧关的那支骑兵一样冲入阵中,毕竟玄甲骑给他们造成的阴影过于巨大。
好在这满天下的玄甲骑也只有不到万人,虽然萧关城下的戎人并不知道此点,但当他们看到秦国骑兵蜂拥而至还是乱了起来,
更有甚者竟然看见秦国骑兵便脱离了队伍,呲着牙齿举起大棒向对手冲去。
“蛮夷之辈。”
赵之海站在中军将台上将这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他不禁面露轻蔑之色,看着那些冲出阵列的戎兵被秦国骑兵不断击杀,心中又联想到银岩沟一事顿时轻蔑更甚。
这时,他倒是有些奇怪为何方恒心会丢掉萧关,还把命搭到了这里。
难道是方恒心已老就不会打仗了么?
想想曾经那位领着数千玄甲骑在齐国五万大军中反反复复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的将军,赵之海不禁摇了摇头。
不过,此刻的他却又想起另外一些人,叛军。
既然方恒心不可能因为年老而不堪一战,那定是叛军的出其不意才造成方恒心的兵败身死。
显然,雍云祈在此事上并没有欺骗自己。
不果此刻赵之海倒是不怎么担心叛军的出现,因为据雍云祈所讲,他已经斩杀了四千叛军,那一颗颗头颅可是真的掺不了假。
所以赵之海相信,戎人那边的叛军已经不多了,不然出城迎战的怎会尽是戎人,他不相信这些戎人会把叛军当做上宾保护起来。
由此他对夺回萧关更加充满了信心。
战斗进行的异常顺利,还未等步兵到达,那些戎人阵脚就已经被骑兵射的大乱。
只是悍勇的戎人并没有退却,反而纷纷提起武器,乱糟糟的向秦兵步阵杀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