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喜欢做事有计划,现在蜀州平定,已无战事。来年大西国该做如何打算,不知各位爱卿有何高见?”张豪出声询问道。
刘德作为内阁首辅,自然要起带头作用,于是拱手回答道:“启禀大王,今年蜀州大旱,臣认为来年因着重民生,鼓励流民回乡耕种。待来年秋收后,粮草充足,再作征战打算。”
张豪点点头:“粮草确实是作战最关键的一环,今年将各郡县库存粮草用来赈济百姓已所剩不多,是要将动乱时流离的百姓安置回乡,恢复生产。”
这时谢安却出列建议道:“启禀大王,臣有不同的想法。汉安郡白马县的邓艾邓总旗在白马县采取军屯措施,一来可以为我大西训练士兵,二来又不耽搁种粮。臣觉得邓总旗的办法不错,现在是乱世,我们要抓紧每一刻练兵,进可开疆扩土,退可守土安民。”
谢安顿了顿,又继续补充道:“蜀州南面乃彝族盘踞之地,是通往滇州的道路所在,那里水源不比蜀州,彝族人又不善耕种,旱情应更为严重。
若我们拿出粮草接济,其必定归附,到时我军便可在彝族的带领下翻越大晾山,攻略滇州!”
张良这时又出列附和道:“谢大人所言甚是,那彝族人不比北方各族胡人那般反复无常,生性耿直,恩怨分明。
我大西要是在这时伸出援手,必定能与其结兄弟之好,为我大西效力!”
张良话一说完,冯道又说道:“可是蜀州目前余粮也不多了,再接济给彝族人,要是明年再大旱导致饥荒,那我们就没有粮食可以赈济百姓了!”
“冯大人,这可是结好彝族人的绝好时机,要是等他们度过饥荒,再去说服可就难了。”谢安出言解释道。
现在四位内阁大臣出现分歧,刘德和冯道坚持稳步发展。张良和谢安认为可以赌一次。
张豪也比较赞同张良和谢安的意见,哪有那么倒霉接连两年大旱。
再说蜀州河流不少,空气湿度较大,干旱天气是很少见的。就如今年大旱,受灾较重的也是蜀州北方毗邻秦州的几个郡县,其余郡县都不是很重。
大齐导致蜀州灾情失控的主要因素还是源于吏治腐败。进入蜀州山路难行,导致天高皇帝远,蜀州官员与士族乡绅勾结,敛财比中原各州更加肆无忌惮。
于是张豪拍板决定:“孤已有决定,着谢爱卿带十万石粮食前往大晾山与彝族土司接洽,共结兄弟之好!”
谢安立刻跪拜领命道:“臣谨遵大王之命,大王英明!”
“此事不宜迟,谢爱卿立刻着手办理此事!”张豪继续道。
待谢安退下后,张良又出列建议道:“自古骑兵乃军中王者,蜀州缺马,很难组建骑兵。然蜀州西面却是东蕃族地盘,拥有大量牛羊马匹。来年我们可考虑将东蕃族收服掉!”
刘德这次附和张良建议,点头道:“东蕃族自一百年前与西蕃族分裂,归附大齐,大齐设甘坝区使东蕃族生息。
常年都是蜀州出兵协助他们与西蕃族对抗,现在他们与大齐的联系切断,若不归附我们大西,东蕃族迟早被西蕃族吞并,想来收服他们并不难。”
张豪听完刘德的分析后,点头肯定道:“刘爱卿所言不错,刘爱卿在蜀州为官多年,想必经常与东蕃族打交道,不如刘爱卿亲自走一趟甘坝区,看能否说服他们土司?”
刘德拱手领命:“臣自当尽心竭力说服东蕃族!”
张豪与几位内阁大臣商议后,来年的大致发展方向基本确定。
一方面蜀州休养生息,挑一些地方实行军屯制,训练士兵和种地两不误。
同时收服东蕃族与彝族,从东蕃族那获取马匹训练骑兵,带一部分士兵去晾山区那训练山地丛林作战,为以后攻略滇州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