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两幅心爱书法的赵易很迷茫,差点儿就茶不思饭不想了,连红玉小娘子都从脑海中消失了半个时辰。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赵易觉得宁岳很有可能再写不出更好的七夕诗了,毕竟对方口口声声说那首秋夕是他打磨半载的七夕诗。
没有耀眼的诗词,那么赵易很难获得红玉小娘子的青睐,成为其入幕之宾,好生亲近一番了。
赵易这么想很正常,诗人有时候诗兴大发,在几天内写出来十几首诗没啥问题,可更好的诗词是需要打磨的。就王安石那首泊船瓜洲,其中一句叫春风又绿江南岸,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修改,都觉得不甚满意。还是在旅途中看见江南景色才灵光一现的,这才有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与那首秋夕天作之合的书法赵易的确很看重,但也仅此而已。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父亲,以及曾掌柜都非常看好,就认为肯定是非常棒的书法作品,像是普通人信赖专家所说的话一般。
专家都说好了,那肯定是极好的。而这所谓的专家,还不是人人自称的砖家,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赵易的书法鉴定的造诣偏低,虽然他可以看出书法不同凡响,但具体好在哪儿,他并不是很清楚。而其中的七夕诗,他原本就是为了去捧红玉小娘子的场。
赵易虽然把里面的诗词记下来了,可他很清楚自己父亲是什么样的为人。百分百会像诸多拥有共同爱好的友人们炫耀一番的,其中不仅仅是分享,还有就是为了争口气。
这朋友圈子里的,都是一些闲着没事干的贵人,十有八九会主动传播。那么也就意味着,这诗词赵易基本上是无望挂自己的名了。
原创的,跟花钱买的诗词,这是两码事。
可他又能怎样呢?就算他让父亲暂时别宣扬出去,也没啥用。
主要是杨韬不喜欢把事情憋着,尤其是好事。一天两天还好说,可完美级别的书法他自己一个人欣赏而无共鸣之人,那又有何意思呢?
太过于乏味了!
他肯定很想看看友人们的羡慕嫉妒,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可以说是一些恶趣味,毕竟跟他交好的大部分是贵族中的庶子,或者不得宠、掌管家业无望的嫡系子弟。
赵易是没办法了,可实在不甘心的他,还是打算去找宁岳试试,哪怕诗词的质量次一点也没事。
钱这东西,他可不在乎。
所以赵易就安排人前去找宁岳。
因在玉墨斋的时候,从宁岳口中所说的内容中得知的信息,就是在东来客栈落脚一事。而由公主府中派去的人,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宁岳的身份背景。
其实一开始宁岳对赵易不说真话算得上是一个失误,也可以说是他当初并没有多做思索的原因。他原本就是为了表现出自己没钱的原因,自称是来自金陵的游子,当时也就随口一说罢了。
自认为以后是没有交集了,宰一波肥羊就足够了。
可公主府中人,根据赵易所提供的信息去调查后,却偶然间发现了一件与实际信息完全不同的事情。
宁岳此子乃是萍安府籍人士,今年十四岁。祖辈起就久居萍安府了。而他也从未远游至金陵,就否定了所谓的金陵游子了。16bk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