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余深是蔡京的同党,但依照史料来看,这个人的办事风格还是比较公正的,起码没有像蔡京那样奸诈和心狠。
余深当时给宋徽宗上了一道奏疏,指出了福建进攻荔枝的问题。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之一,宋徽宗除了有特殊的爱好以外,还对吃这个问题特别的讲究。
当时朝廷规定,福建地区每年要给朝廷进贡十万多枚荔枝,而且必须是皮薄个头大还得甜的上品。
皇室的贡品自然
得选用最好的,但问题是十万多枚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只怕是还得搞退耕还林才能保障数量,要是再碰上个风霜雨雪天气,那可就全完蛋了。
古代毕竟不比现代,有大棚技术,冬夏都可以种植,在靠天吃饭的那个年代里面,减产就意味着这一年的指标完不成,而完不成的后果就只能面临处罚和杀头。
在看到礼部送上来的进攻名单之后,余深是大为震惊,这些数字仿佛如尖刀一般,深深刺入了他的心中。
进贡数量逐年增加,这也就预示着官府对百姓的盘剥会更加变本加厉,老子吃不吃荔枝不要紧,别到时候激起民变,那可就麻烦了。
余深于是便决定上书,言辞犀利的跟宋徽宗说了这件事。
宋徽宗听到余深左一句劳民伤财,右一句水深火热的,听的是很不耐烦,当即就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
那既然你这么忧心福建东南的民情,干脆也别在朝廷待着了,收拾行李,赶紧给老子滚到福州去,一来替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二来眼不见心不烦。
余深就这样被打发出了朝廷,只因为自己说了实话。
走了一个余深,对朝廷影响不大,对蔡京更是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的很多门人还排着队等着这个位子呢,正好,现在空出来。
于是,蔡京的另外一位门人宣布闪亮登场。
此人便是之前介绍过的王黼。
王黼,字将明,开封人。
要说这位老兄原先不叫这个名字,本名叫王甫,只因为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宦官也叫这个名字,后来才让皇帝给他改成了这个黼。
说起这位老兄,那真是混蛋一个,啥本事没有,就长了一张巧嘴,见谁都混得开。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不学无术的老兄平时丝毫没有半点学习的心思,全都放在打扮自己上,毕竟史料里面记载,这位老兄可是一个很注重个人形象的人物。
事实证明,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掩盖不了他孤陋寡闻的学识。
他的上位,没有一个是靠自己真凭实学做到的,大多数情况下,全都是靠着一张巧嘴让别人推荐才慢慢混上去的。
朝廷的官场不比外面的社会,要想在这里面混下去,就得记住一点。
有奶便是娘。
之前宰相张商英在朝的时候,他也想过要巴结一下,但无奈张商英很不喜欢这位老兄,只好渐渐地把他晾在了一边。
王黼想要翻身,于是便极力给皇帝上奏,说前任宰相蔡京的好话,目的就是想让蔡京再度复起。
结果如愿以偿,蔡京二度拜相,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替王黼说好话,直接举荐他当了给事中和御史中丞。
要说蔡
京也真是会做打算,这两个职务可都是跟言官挂钩的,蔡京想要控制舆论,就得有一个像王黼这样忠心拍马屁的人给盯着,不然以后干点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朝廷里面的唾沫也得把自己淹死。
事实证明,蔡京的算盘,算是打错了。王黼并不是一个甘心于当鹰犬走狗的人。他的野心并不比蔡京小。
当时起居舍人郑居中和蔡京有矛盾,蔡京想要除掉郑居中,于是便打算让王黼集中朝中言官火力,猛烈弹劾郑居中。
可偏偏王黼就是不干,因为他和郑居中是好朋友。起码比和蔡京关系要铁
蔡京有点坐不住了,自己提拔的人居然不替自己办事,还有没有点良心了?于是便调转锋头来对付王黼。
王黼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开始积极思谋对策,从容应付蔡京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