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大王,固开明,定天下。”
“赐座!姑且言之。”
男子谢座,落位,大谈天下之势,竟将开明所处之境娓娓道来,所言之事,和先前群臣所议不差分毫。
一时间,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以侠士之见,寡人当如何?”
“联巴抗秦,方为上策。秦乃天下之大祸也,兵出四方而无不利。今岁以降,先有义渠内乱,秦派庶长操将兵以伐,定之;后与魏国陈兵以对,秦公子领兵即出,虏敌将龙贾,斩首万。”
满朝听闻,又是一惊。
今天天下纷争,诸侯混战,秦军虎狼如是,却也少见。
“何以敌秦?以利诱之何如?”大王面不改色,问道。
“不可!虎狼之师,贪也,今日以一地食之,明日则需十地食之。去岁魏国献阴晋之地求和于秦,秦纳之,今岁操兵相向,寡义也!”
大王频频点头,深以男子所言为然。
“何以破之?”
“阻仪入秦!两年不出,张仪或可入秦拜相。”
此言一出,满朝再是一惊。而最震惊的,却是端坐在芦王旁边那个小不点。
杜轩自然知道,张仪,那个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会在战国时期掀起怎样的风浪。
张仪乃是魏国人,师从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有三寸不烂之舌。
关于张仪的口舌之能,有一个很有趣的典故。张仪曾游说楚国,想弄个臣相之类的官来当当,不想楚国因其谏言,丢了和氏璧,楚王怒,下令绑了张仪,鞭打数百,再逐出楚国。
张仪伤痕累累回家去,被老婆一通嘲笑,“活该,如果不走读书游说这条路,怎能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问:“老婆,帮我看看舌头还在不在。”老婆笑道:“还在。”这家伙说:“这就够了。”意思是,只要三寸之舌还在,以后的路,咱就可以横着走了。
这出典故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张仪后来果然入秦拜相,并在以后的诸侯争霸过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作为一个穿越者,杜轩当然知道,开明国将在15年后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阻止张仪入秦,是破解开明国危局的关键。
但是,任何历史都是无数个偶然组成的必然,任何一个小事件的变化,都可能引发历史轨迹的改变。改变历史,不需要大人物,一阵风,一片树叶,都可能成为历史轨迹改变的诱因,正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真正令杜轩震惊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张仪入秦拜相,发生公元前329年,这男子难道有未卜先知之能,真能准确预知两年后发生的事?
朝堂之上,这位自秦而来的侠士侃侃而谈,从善如流,将其时天下大事,分析得入木三分。
芦王连连点头称是,当即赏了俸禄,许男子拜官入朝。
不料,这男子当众拒受官阶,只受俸禄。
“臣下愿授小公子以事大王,望大王恩准!”
男子起身,对芦王拱手一礼,再将眼睛盯向杜轩。
这又是几个意思?当场拒官,岂不有辱大王颜面?愿意教育小公子,小公子才多大一个小人?
今日朝堂,还真是一个波浪接着一个波浪,非得把满堂文武颠簸得七荤素不可。
“泮儿,可愿意?”
大王果然不安常理出牌,竟低头问旁边的小家伙,毫不在意男子拒官不尊,也不在意小公子的年龄。
“抱抱。”
杜轩以行动作答,使出求抱抱必杀技,一把扑进男子的怀里。
大王当即宣布,新设学馆供先生居住,专授公子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