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结果尘埃落定。
袁初冬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满意,也可以说不满意。
满意的地方在于如愿考取了高中,可以继续求学。
不满意之处在于没能考上县城一中,不能进入全县最好的高级中学就读。
但父亲袁林海不这样认为。
他曾经在教育战线工作过十几年,对阳新初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非常了解。综合考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配置等因素,儿子袁初冬的中考成绩只差县城一中的招生线一分半,这已经殊为不易了。
要知道,作为全县唯一的重点高中,县城一中每年在县属范围内只招收三个高中班,录取的学生人数仅一百五十人上下,用百里挑一尚不足以形容其考取难度,又有什么理由去苛责儿子呀……
等到雨季结束,袁初冬终于能够前往舅舅和大姨家了。
况且中考结果公布了这么久,他还不知道小芳姐和建刚、杨七哥的考试成绩呢。
到了舅舅家,建刚和表弟福贵却跟他一样,走亲戚去了。
不过从五舅口中,他知道了建刚没能考上高中,目前五舅已经在考虑让建刚去学个厨师什么的,总比在窝在家里务农要轻松一些。
而大舅家的小芳姐则顺利考上了普高,打算去县城三中就读——小芳姐家的一个亲戚家住县城三中附近,去那里就读的话小芳姐吃饭和住宿都要方便得多。
然后,袁初冬又与小芳姐结伴去了大姨家。
大姨家的杨七哥也没考上高中,姑爷杨文斌决定让他学一门技术活,有机会时再出门打工……
回到坝上,袁初冬帮衬着父母掰完地里的苞谷,收割完田里的水稻,时间就差不多到了要去高中校报道的时候了。
袁俊文是铁定上不成高中的。
李正良选择了外区高中,也是因为外区高中有亲戚的缘故——这在当时是允许的,只要中考录取分数线达到了,且选择的高中校都在县属范围内,学生们可以自由择校。
至于儿时的铁杆玩伴阿伟,三天前就跟着母亲刘水蓉去了扬州。
虽然没能考上高中,但去扬州后阿伟可以“顶班”父亲袁水清,在父亲所在的国营单位做一名电焊工,算是脱离了农村,有了一个“铁饭碗”。
可惜此去天高地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
到了去学校报到那天。
张三清早早来到了袁初冬家,不一会袁道军也过来了,三人一同从李袁坝出发前往学校。
每人手里拎着一个书包、一床棉絮,肩头还抗着一袋大米——
鼓鼓囊囊的书包里放着床单被套、一些书本、学习用具以及高中录取通知书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棉絮必不可少,进入高中以后他们将住宿在学校,不可能像小学和初中一样走读了。
大米比较重一点,约莫有四五十斤,能够解决他们在学校里一个月左右的伙食——目前高中校粮票和菜票能不能通用还不知道,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带上大米为宜。
三人中张三清个头最小,抗起大米来比较吃力。
袁初冬块头最大,索性把张三清手里的书包拎过来挂在自己肩膀上。
可张三清仍感吃力。
没办法,去往高中校的路程比较远,目前这段路又没有通车……
三人走走停停,不时抬手擦拭额头上的汗珠。
“走到乡政府就好了,到时我们可以搭车。”袁道军一边脱下外套,一边给张三清打气。
路经初中校外面的公路时,三人碰到了站在路口歇气的朱胜勇。
朱胜勇几乎是与他们完全一样的入学装备,甚至更累赘——他居然连碗筷都带上了。
四人汇合在一起,驻足望向学校的方向。
阳新初中新生报到也已经开始了。
秋天早晨的阳光下,操场上到处都是学弟们的身影,这让四人略为感伤——三年前他们刚刚考上初中时,也是跟现在的学弟一样到学校报到,可转眼之间三年的时光就这么匆匆溜走了。
而在学校里,他们就是一棵棵幼小的树苗,需要阳光,需要雨露,老师们则是辛勤的园丁,誓要将这些小树苗浇灌成参天大树。
亲爱的老师呵……
红烛、春蚕,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也许,你只是一方路碑,竖在孩子心里。
他一次次敞开记忆,朗读你的睿智和清癯。
在人生每一个驿站,悬着崇高的问候!
是的,悬着崇高的问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