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李丽拿了些豆腐,拿上布匹去了老家,准备拜托婆婆给孩子做衣服,自己的那两匹,李丽准备留着以后没得穿了再做。
“你来就来,怎么还带东西。”在院子里带孩子的三弟媳看到李丽手里拿的东西眼睛亮了。
“给你们送点豆腐吃。”李丽回到。
“那怎么还拿布匹?要给公婆的吗?”三弟媳想着是不是可以和婆婆说说,分一匹给龙凤胎做点衣服穿穿,以公婆的性子,应该能要到。
“额,今天钱带的不够,就先买了孩子的,我和明海说好了,明天带钱去买公婆的。”听到三弟媳的话李丽才想起来竟然忘记了公婆的。
“不用给我们买,我们老两个穿的有。这布匹是要给孩子做衣服?”婆婆说。
“是的,这几天挣了点钱,我看孩子们的衣服都短了,脚踝漏出来一节。我不会做衣服,所以想请婆婆给孩子们做一下。”李丽回到。
“哦,给孩子的呀。”三弟媳满是遗憾的说到。
因为公婆与三弟一家已经分开吃了,所以那豆腐李丽准备了两份,一家一份。
“做衣服不难的,你还是好好得学,每次都请我做像什么话。”婆婆接过布匹说道。
“好的,回头我就学。”
“本来应该是我来教你的,但是你们也忙,这路也有点远,不方便,你隔壁的松嫂子手艺不错,你可以去和她学。也不能白学,他们一家过的艰苦,你能帮的就帮着点。人情往来你要做起来。”
“谢谢婆婆提点。”
“应该的,这两匹布都给孩子做衣服?”
“恩,那青色的给贤哥儿和良哥儿做,那翠绿的给翠姐儿做。”
“好,小孩子的衣服好做,你过个十多天来拿吧。”
“好的。谢谢婆婆了。”
“说什么谢,一家人。”婆婆摆摆手。
出了老家李丽去了四妹林歌那里,把豆腐给她送去。
回到家,李丽接着一家家的给周围邻居送去。每家都很热情,毕竟这豆腐李丽是卖四文一斤的,李丽送的都是两斤左右的,这可要八文钱呢。白给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当天晚上,天才擦黑就有人来敲门,问要不要豆子。
“我是来问问你们要不要豆子的。听说你家豆腐是用豆子做的。”来的人有点拘谨,搓着手。
“要的,你家有多少?”李丽想着与其去镇上买,不如在村里买,自家做豆腐卖,挣了钱,总是会有人眼红,在村里买的话,不仅自己方便,也能让村民得点好处。何乐而不为。
“有两袋子。”
“可以的,你明天下午拿来给我们看看,好的话就按镇上粮店的价钱和你买。”
“我的豆子是好的,保管你们满意。”那人兴奋的说到。
第二天,李丽与林明海从镇上回来没多久,那要卖豆子的人就来了。
李丽仔细的检查了豆子后按每斤五文的价钱收了,那人拿着手里的铜板开心的走了。
没过多久又有人来了,一来就直接说自家有豆子,问要不要。得了李丽的准话后,人就急急忙忙的走了,回家拿豆子去。
好多人家都在可惜,自家除了做种的没有多余的豆子可以买。
收了几天就只收了差不多两百斤黄豆,好多人家都要留着做种,多余的,早就卖了。
不过两百多斤也够用一段时间了。
村里的那木匠是个勤快的,没几天就把车架做好了给送到家里来,李丽看过,车上的木头粗壮,做的也很结实。李丽按照说好的价钱把钱拿给那木匠,木匠接过也没数揣兜里就走了。
第二天,两人把车架套骡子上赶着骡车去卖豆腐,跑得比牛车快了不少。送完酒楼的,剩下的去到老位置也很快就卖出去,,回家时间比以往早了不少。
李丽两人卖完豆腐回来,就看到贤哥儿和良哥儿在村头那儿伸长了脖子观望呢。还不等骡车停稳,两人就急切的靠拢过来,一脸猴急的想坐骡车。
李丽和林明海一人抱一个把人抱上去。两人遇到一起玩的小伙伴都要打声招呼,那音量比平时高了不少,充满了兴奋。
“哇,贤哥儿你家的骡车呀!”小伙伴很羡慕。
“是啊,改天请你坐骡车。”贤哥儿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