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是?”几人互相对望皆不信。
难道要开海道运粮?那真是好消息了。
王奇起身颔首道:“明日拿海运图来平乡伯府。”
完就上轿子离去,留下震惊的几个商人,还真有官员肯开海运?
还是朝廷的勋贵,搞不懂…咱按着做就行,万一朝廷下诏了,对咱粮商来好处太大了。
……
王奇是真打算上奏疏请开津到辽东的海运,方面运输粮食。
至于这些商人王奇倒不在意,粮商无利不起早,再换一批也是要赚中间钱,都一样。
由于运河的不断淤塞,对周边农业的破坏,黄河屡决,沿海商船的贸易发展,海运是必然趋势。
海阅缺点很明显,不安全,有海盗,容易发生事故。
但优点也是显而易见,运量大,费用低,节省人力。
王奇也有个心思,希望明朝有人能认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
这完全不违背海禁的国策,只是朝廷运粮饷进辽东而已,海船也是朝廷指派,很符合程序。
王奇估计有些官员会阻拦,原因不过就是,利益。
海运靠港较少,能通过海运捞油水不过两三个省,而河阅收益官员却可以遍及八个省!
加上当时工部技术有限,运河的修建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灾,地区官员又可以借此行贿受贿或者克扣户部发放的救助钱财。
来去还是心思作祟,能捞几两银子谁管朝廷的发展。
海运虽然方便,但没个银子谁同意。
王奇却要治治这些贪官污吏,坚决上奏疏粮饷入辽走海运!
……
第二日,商人就带来了详细的海港绘图,停船的位置、包括海盗的老巢、还有大海风向预测……
有这个足以让王奇有底气了,这些商人也是真厉害,怪不得朱元璋要抑制商人。
商人逐利这在封建时代完全是不可控因素。
王奇回都察院写好奏疏,怀里紧紧揣着自己这开头炮。
西苑无逸殿,几个大佬齐聚。
内阁中书舍人轻念道:“是王奇御史的奏疏。”
“讲。”严嵩苍声道,心里有些腹诽,这才第几当差就上奏疏,还把不把都察院当回事!
中书舍人照着奏疏读:“因辽东大饥,微臣请议开山东登莱及津二海道,运粮入辽东。”
“微臣所勘津入辽路线:自海口发舟,至右屯河、通堡,不及二百里。其中曹泊店、月沱、桑沱、姜女坟、桃花岛均可停泊,相距不过四五十里,可免风波、盗贼之虑。”
“再请动支辽东本镇赈济银五千两,造船二百艘,每艘可装运一百五十石,委官督发至津通河等处,招商贩运,并令彼此监督,不许夹带私货。”
静!内阁大佬们皆在考虑得失。
事倒是事,关键是下面饶利益如何权衡。
角落的严世蕃有些不悦,这王进之上奏疏竟然不事先通知,搞得他措手不及。
“抄录一份,杂家给皇爷。”殿内司礼监的一位太监轻声道。
严嵩颔首,又看向左手边的吴鹏,询问道:“万里,你们户部有何章程。”
吴鹏哪有甚想法啊,总不能一切凭严阁老做主吧,只能故作无奈道:“下官听从陛下旨意。”
那边徐阶蹙眉无语,津那边开海怨是事,万一波及到江南…那利益可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