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些日子以来,受雨季影响,闽地洪灾严峻,现下已成一片汪洋,臣以为,朝廷应当立即拨款赈灾,以免民怨沸腾。”金銮殿上,丞相陈焘一脸严峻的上奏道。
此言一出,大殿上顿时炸开了锅。
闽地水患历来都是让朝廷头疼的大难题,朝廷年年都要因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尽管如此,最后仍是收效甚微。
最重要的是,近些年来,由于惠帝愈加贪图享乐,大肆修建行宫别院,国库如今尤其的捉衿见肘。而水患又不能不治,灾民又不能不管,所以这事儿便愈加让人头疼起来。
殿上众人议论了好一阵之后,惠帝终于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遂蹙着眉头不耐烦道:“对于陈爱卿所奏之事,众爱卿以为如何?”
闻言,户部尚书立马站出来哭穷道:“丞相大人一心为国为民,我等实在倾佩。然则如今国库空虚,便是朝廷想要赈灾,也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户部是真的拨不出多余的赈灾款了!”
没有钱,这简直是一件能让人愁掉头发的事情。
对此,陈焘也很无奈,户部没钱,还怎么去赈灾?莫非要让他这个丞相自掏腰包?可他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拿不出那么大一笔赈灾款啊。
更何况,作为一国丞相,他是一心为国为民没错,可他也不是个傻子,怎么可能真的那么无私伟大,倾尽家财?
作为一个资深的铁公鸡,陈焘表示,出谋划策关心灾情可以,可要他掏钱?没门儿!
如此一想,陈焘就不说话了,立时眼观鼻鼻观心的缩在了小角落里。
惠帝本来是打着让陈焘想法子解决赈灾款的主意的,却不料他这会儿竟突然哑巴似的不接话了,惠帝不由得气急,忍不住清了清嗓子,一个劲儿的给陈焘使眼色。
狐狸似的陈焘哪里能不懂惠帝的好算盘?可要他出主意,他能有什么好主意?难不成他还能变身成个山大王,半路打劫出赈灾款来不成?
开玩笑,拦路抢劫这种事情,他一个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的人哪里能干?很丢面子的好不好?
于是陈焘就跟没听懂惠帝的暗示似的,仍旧保持缄默。
惠帝被陈焘的不合作气了个半死,心想,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既然如此,陈爱卿可有什么筹集赈灾银的好法子?”惠帝一脸期待的看着陈焘,脸上满是“我看好你”的神情。
被惠帝如此寄予厚望,陈焘简直心底发苦。
可他既然被点了名,又不能什么也不说,于是他想了很久之后,苦着脸道:“赈灾款数额巨大,臣实在也无计可施。”
“不过俗话说,集腋成裘,积沙成塔,臣以为,若是由朝廷组织一起义捐,想必也能尽快凑出一笔赈灾款,以解燃眉之急。”
陈焘这话粗听挺有道理,但是细想却并没有什么卵用,而且难度指数极高。
试想,就连他堂堂一国丞相都不愿意自掏腰包,这世上又哪里来的那么多高风亮节之士,甘于拿钱救灾的?
不过惠帝却不管这事儿到底可不可行,总之他只要有个解决方案就够了,至于具体怎么实施,到底能不能实施,这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难题解决了,惠帝心情很好,他于是笑着夸奖了陈焘两句:“爱卿不愧是我大昭的肱骨之臣,有爱卿在,区区水患,又有何愁?”
“如此,众卿可还有事启奏?”这话的潜台词却是,无人启奏,便可以退朝了。
然而陈焘哪能就这样放惠帝走?这义捐之事还没安排妥当呢,他可不想最后这苦差事落到自己身上呢!
这么想着,陈焘趁着惠帝还没站起来,又飞快道:“陛下且慢!臣还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