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还真传来响应:“是!”
这次睡得早,也没前天那么劳累,所以第二天路晓华如愿地在天亮前起来了。
没有吵醒顾禹,路晓华蹑手蹑脚地出了房门,不知道她一出房门,顾禹就睁开了眼睛。
将昨晚准备好的土豆紫薯蒸上,路晓华手脚麻利地,很快就弄出了一篮子的土豆饼和紫薯,不,是紫月饼。
同时也给她家相公闷上了粥,放几个饼,等他醒了吃。
然后她提起篮子,想了想,将小凳子也一同带上。
路晓华来到约定好的地方,四十多岁,有点矮,但精壮的盘叔已经等着了。
他为人谦和,帮她把篮子凳子搬上牛后面的板车,路晓华自己也爬了上去。
可盘叔却没有马上走,他对路晓华说村里还有人要跟着一起去镇上,马上就来,不会耽误她的时间。
盘叔说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也怕路晓华责怪,但路晓华却没说什么,人家盘叔也不容易,儿子死了,儿媳妇跑了,就剩下一个小孙子靠他一个人养着。
这一趟拉一个人赚不了几个钱,且不是每天都有村里的人去镇上,要能多拉上几人当然是好的。
路晓华起得挺早的,所以不差这点功夫。
等了一小会,终于等来了两个女人,一老一少,年轻的姑娘挽着老一点的妇人,穿着打扮比丰河村里的其他女人要好上一点。
再看,那个年轻姑娘长得还不错,大眼翘鼻,发鬓上还别了一根银簪,想来应是村里比较富有的吧?
要是皮肤能再好点,再换一身襦裙,别一身村妇自带的土气,气质全无,还自以为自己高贵的昂着脸用鼻孔看人,应该会是个美人胚子。
她身旁的妇人跟她一样的神情,有几分相似的五官,两人应该是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