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第三位麻衣青年,哪吒眨眨眼,“师父,您今天没在地府?”
青年答,“为师一直留有一道化身在这里。”
哪吒恭敬叩首,“见过师父。”
青年笑着拍拍哪吒脑袋。
这一位似乎时刻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但就是这样一位儒雅之人,驯服百妖为禽畜,断了人族对妖族的累世惊惧之心。
他观蛛网而渔江河,使人族脚印首次离开陆地。他观阴阳而悟卦,结束了人族的蒙昧时代。他捏泥为陶,制木为琴,始创声乐。他令女娲变革婚姻,令仓颉造文字。
人族由此因文而明,敲定了天地主角的地位。
人皇时代到此终结,人族万万世不必忧心族灭。至此,担惊受怕的日子,不会再有了。
拜过三皇,哪吒来到五帝前。
最左边的,是个身着明黄长袍的中年人,身形高大,气宇轩昂,颇有不怒自威之感。
哪吒拜道:“见过轩辕师叔。”
土德轩辕黄帝点头说好。
作为五帝之首,轩辕黄帝文治武功都有太多可说,但最值得说的,自然是打败当时被视作巫族中兴之主的大巫蚩尤,一举拿下了小半个南瞻部洲。
一直跟在哪吒身后叩头的大鹏突然张口道:“谢前辈再造之恩!”
轩辕黄帝自然一眼便看出了大鹏的跟脚,爽朗笑道:“好呀,好呀,当时也是随手为之,谈不上什么再造之恩,不必记挂着。你出生不易,日后当感念天地的好生之德才是。”
大鹏应下,又磕了一个头。
坐在第二位的,是个朱红衣袍的男子,面目可亲,仪态雍容。
哪吒拜,“见过姜师叔。”
火德姜烈炎帝笑着颔首。
这位如今东伯侯姜家的老祖宗虽身怀火德,但性子却是温和,善修生养息。
轩辕黄帝征战巫族导致族人数目锐减,炎帝却在很短时间内便抚平了战争之殇,并在当时提出了一个震惊三界的决定——人巫通婚。
这在当时掀起了滔天波澜,人巫两族都不可能同意,但是炎帝有大智慧,利害关系一一道明,巫族体质强横,但被天道所恶,子嗣繁衍艰难,人族为天地主角,繁衍又快,但体质却显孱弱,两族结合,百利而无一害。
后来是炎帝率先与一名巫族女子成婚,诞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婴,后来在炎帝劝导与诸多谋划之下,人巫相融,人族组员数目再次迎来巨大的飞跃,轩辕黄帝留下的巫族反叛之乱也自然消失。
第三位一身银色长衫,青年形象,目若朗星。
“拜见少昊师叔。”
“嗯,好。”
金德少昊白帝眯眼笑着。
白帝之德有二:其一,制尺、制秤、制斗,定下了度量衡。其二,设立百官,分管军、工、法、言、农等等,使各司其职。
第四位是个方脸的中年汉子,浓眉大眼,墨色衣衫,此时朝着哪吒挤眉弄眼,不像是个帝王,倒像是个市井匹夫。
但哪吒知道,这一位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
历三皇三帝后,人族气运已经极为稳固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承平。
便是在此时,诸方势力眼红人族气运,便四处立下私庙淫祠,骗取人族香火,更有甚者,强度百姓为信徒。
是这位,亲自将南瞻部洲所有的人族部落走了个遍,推倒无数私庙淫祠,将一些个野神,尽数打烂金身,便是三清玉塑,佛陀神像,他也砸了不少!
这位当时的人族共主放下话来:人族只跪先烈,不拜神佛。
不过据说这是后来对外的说辞,这位当时原话是这样:早不见献殷勤,如今来摘果子,屁都没有!
这位是谁?
哪吒拜曰:“见过颛顼师叔。”
正是水德颛顼黑帝。
其实南瞻部洲人族不敬道不礼佛的传统,也是一直到夏王启手上才破了例。
那时夏王禹遁世后,其子启接过王位,结束了禅让制,整个南瞻部洲人族乱作一团,认为启失了大义,不配做人族共主,一些大部落纷纷自立,一时间小国无数。
大夏王朝立国颇为艰难,饱受诸多小国的攻讦与攻歼。
是人教子弟是出了死力,这才力保启登基,同时也保住了大夏国凌驾诸小国之上的正统地位。
所以启也就不得不同意人教在国内传教,但同时也下了严令,人教只可开派,但不可立观,也就是说仙就是仙,人就是人,你道门可以收徒传法,但不可受人族的香火。
这个规矩,一直到现在的商王受,也不曾变过。
再往右,自然就是五帝中的最后一位。
木德高辛青帝。
青帝乃是青年形象,身姿欣长,丰神俊逸,精天文,善地理,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
在任期间,重视农桑,以节气历法安排农时,诸多法令谋划都是和风细雨一般,却是稳步推着人族往前,完成了五德轮转,结束了五帝时代。。
“见过高辛师叔。”
青帝含笑受之。
最后一位,是个卷着袖子,挽着裤腿的中年汉子。
这一位,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卸任后能进火云洞的人王。
夏王,禹。
禹少年时因治水四处奔波,为人所敬,举为人族共主。
自成为人族共主,到卸职离去,禹从未停止奔走,开山,疏河,铸鼎以镇山河,划九州安置百姓,三过家门而不入。
人们为了表达敬意,在他的名前加了一个“大”字,时称“大禹”。
这也是当禹传位于子,在失了大义的前提下,夏朝仍能成为人族正统的根本原因。
人族欠他太多。
“见过禹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