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那日父亲刘弘与自己说了那席话之后,刘备突然生出了许多的疑虑,甚至连以往的傲然态度都让刘备起疑——这到底是发自于心的真实想法,还是面对茫然异世为掩饰自己内心无措的手段呢?
刘备没有答案,但他却突然明白了一点,前尘往事已经成风,他回不去了,回不到了那个车水马龙的花花世界,他必将在这里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是他一直欲要逃避却逃避不了的现实,他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真正的适应这个时代。
想着,想着,刘备渐渐下了决定,环境总是在改变着人。
晚饭时,气氛正常平和,可是有时候所谓的正常才是最大的不正常,刘弘看着刘备,心中会心一笑,儿子终究没有让自己失望。
刘弘再没有多说什么,平静地吃着饭,有些事情,知道就好,不必多言,更何于父亲而说,无言本就是他们教育儿子的方法。
……
县学正堂之中,卢植跪坐于席上,神态庄重,一个个小童少年依次序排列,手中皆提着一二串腊肉,神情不一。
刘备排在最前面,在十数日前,他已拜了卢植为师,身份自然与这些后来的稚童少年略有区别。
到了时辰,伴随着卢植府上管家福伯的一声唱喝“拜师,行礼”,刘备率先一步来到卢植面前,恭敬地拜了下去,并将手中的腊肉放在卢植身旁的大盘子上。
卢植则颔首微笑,受了刘备之礼,之后,排在后面的学子则一一效仿刘备先前的举动。
这一套下来,大约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看着卢植身旁那堆足有数尺高的腊肉,刘备内心只想大笑——想必老师这几个月其都不必为买肉之事而烦恼了。
卢植自然是不差这点肉的,可这是规矩,规矩是不可轻废的,其实呢,在先秦以前,拜师不一定要送腊肉的,可是谁叫儒家的老祖宗曾说过如此一句话呢——“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于是,到了今天,拜师送腊肉就成了约定俗成的礼仪与习惯,后人所走的路大多是前人的脚步,唔,还有挖的坑。
拜师礼结束后,卢植恭送了前来观礼的学子父母,一脸严肃地召集他所收的诸位弟子进了县学的正堂,一席人皆规正的跪坐在席子上,其中卢植所跪坐的地方要稍微高一点,且位于最前方。
卢植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
“玄德。”卢植沉声道。
“弟子在。”刘备高声答道。
“平日为师不在学堂之时,你负责维持学堂中的秩序,勿使过于喧哗。”
“喏。”刘备应道,又行了礼,才恭身坐回原位。
待刘备坐定,卢植朗声道:“二三子,今余从学于吾,吾有一问,请二三子答之,汝等求学读书,所为何也?”
听到卢植所问,刘备心中一凛,心中暗道,“果然来了。”
就在县学开学的前一日,父亲刘弘专门召集了自己与刘显、刘亮二人,并且很不隐晦地让自己与刘显、刘亮好好思考一下读书是为了什么,最后还特意地给基础略差的刘显、刘亮提供了标准答案。
无论什么时候,绝对的公平总是不存在的,哪里都有走后门抄捷径的人。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刘备心中默默道出了这句昔年马援拍光武帝的马屁,他知道卢植此问的用意,乃是择选弟子。
人力是有尽头的,人的天赋也是有高低之分的,这很残酷,也很现实,所以哪怕孔子号称“有教无类”“因才施教”,但也只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能名传后世,为世人知者,唯有十一二人罢了。
望着堂中的诸位学弟,刘备突然很好奇,他们到底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又是否知道这个他们回答对各自的影响呢?
这般想着,刘备静静坐着,他决定先看看别人如何说的,再决定自己如何说,他虽然内心已有腹稿,但那句话实在有点太……
卢植的话音落下,只是寂静了一小会,一个学子便起身道:
“学生以为读书是为了知礼。”
然后,接二连三的回答之声次第想起:
“学生以为是为了明心。”
“学生以为读书当是为了报效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