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过年每家每户最普遍的年货有炒花生,葵瓜子,糖果,切糖、步步糕。
切糖基本都是集市上买的,自己家会做的非常少,卞轻轻知道的下杨村只有杨燕家每年会自己家熬红薯糖做切糖,红薯糖做的切糖比集市上买的切糖好吃多了。
不过倒是没有人自己家做了拿到集市上卖过。一方面可能是大家思维都固化了想不到这一点,也有可能是家庭自制的制作过程太繁琐的原因。
单单熬制糖浆就需要提前好几天发麦芽,是个耗时耗力产量低的工程。
步步糕和云片糕差不多,步步糕一直是本地的叫法,内囊不加核桃和松子,加的是一种萝卜、橙皮做的青红丝。
切糖和步步糕这两样原料都简单易得,制作方法也不难。
下杨村家家种花生不种葵瓜子,炒花生也比较简单,都是自己家里炒俩锅当年货了。
葵瓜子,糖果,切糖、步步糕这些家家户户都要买,卞轻轻记忆里过年大家买的切糖和糖果年年都一样,味道只能说一般。
因为口味不好,过年家里好吃的东西又多,又硬又齁人不好吃的切糖和糖果能吃好几个月。
不过卞轻轻考虑过自己家还是可以做个几百斤去集市上卖,原材料都是一些农家最不缺的农副产品,耗费最多的是人工和时间,冬天猫冬的农村人工和时间也不值钱。
卖切糖这个生意的成本低,一斤就算赚个块儿八毛,蚊子腿也是肉,走量的话比如500斤也能赚4~500块。
对于农村没有额外收入的农家来说四五百块不少了,能买一台黑白12寸电视机了。
卞轻轻所知道的下杨村周边三个村子只有一户人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卞轻轻对自己做的几种吃食很有信心,只要能说服爸妈答应做了吃食去集市上卖,接下来很多事就好办多了。
“啥?咋还想去赶集卖啊,你们小人自己瞎折腾自己家吃能行,哪能卖给别人呢?”郭云绣听闺女说要赶集卖吃食,没当真,当成小孩子不懂,想一出是一出。
“咋卖不掉啊!爸妈大哥二哥你们也说好吃,过年大家都要买年货,地瓜丸子、南瓜饼和云片糕都是宴席才有的稀罕吃食,集市上没有卖的,肯定有人买的。”
“而且做这几样只用了油、糖和面粉,不费本钱,我们买的价格便宜点,肯定不愁卖。”
卞大军小吃货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忙给小妹助力发声,
“我最喜欢小妹做的地瓜丸子和云片糕和南瓜饼啦,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要是我,我肯定愿意花钱买。”
熊孩子就知道吃,就没见过他不喜欢吃的东西。他的话大家自动选择忽视。
郭云绣听小闺女说的挺有道理,只是没有卖过吃食,还是有点怀疑能不能卖的掉。
“孩他爸,你说呢?卖吃食能行么?”
“闺女说的有道理,年前一个月集市上人确实多,我觉得可以先试着卖卖看,卖不掉正好可以当做年货,送人走礼自家吃,都行。”
卞长金听闺女的话,倒没觉得不行,他也是有想法的,收鸡蛋卖给乡里孵化作坊就是他给家里找的路子。
小闺女说的卖吃食行不行,可以先少做点赶个集试试效果再说。
“爸、妈,我们两也可以帮小妹卖!”
卞爱军性子稳重些,想的更多,家里能卖吃食,肯定能帮家里赚钱。
赚到钱了就可以早点盖大瓦房,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家里盖了大瓦房都要看不起住茅草房的。
卞爱军已经想好以后不出去玩了,留在家里帮小妹做吃食,大哥肯定也是一样的。
别看自己是弟弟,却比大哥有主见,兄弟两平时同进同出,拿主意的都是自己。
“爸、妈,我也能帮小妹干活!只要每天都有好吃的干啥都行!”
卞大军作为吃货一枚,想到家里卖吃食肯定有自己的份,赶忙拍着小胸脯保证以后不出去玩了!
卖吃食事情一定下来,正好明天朱弯镇逢集,先去赶朱弯镇的集市试试水,朱弯镇里下杨村有十五里路,来回一趟走路要两三个小时。
搭车来回路费4块钱,搭车靠运气,碰上才能搭上车。
家里还有9斤云片糕,4斤地瓜丸子,4斤南瓜饼,5斤红豆沙。赶一次集卖这点的量太少了,不划算。
原本准备睡觉的一家人也不睡了,全部忙起来了。
郭云绣去杨三婶家借了10斤白糖,杨三婶家小孙子腊月二十八办满月酒,准备的糖多,郭云绣去借,说了,明天赶集回来还上。
家里背篓和笸篮不够用,卞长金想想还是去老屋借几个用用。
卞长金出门转过去就到了老屋,这会儿卞老头和蔡老太在炉子前烤火,卞老头摸出一根自家卷的烟叶借着炉火点燃,一口一口吐着烟圈。
卞老三坐在小桌子上端着一海碗饭菜,有肉有菜,大口大口吃着,蔡老太在边上絮叨着饿坏了自己老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