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真的好冷啊。一片漆黑,除了水声,没有别的声音。慕容曜想呼救,却张不开口,一张口,冰冷的水便灌了进来。他努力地抓着,渴求能够抓到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
这是只有他一个人,黑暗,冰冷。不知道在水里呆了多久,莹莹的光才慢慢浮现,将眼前的黑一点一点的驱散。慕容曜才发现自己被封在水晶瓶子里。这么的瓶子,怎么可能锁得住自己。
他拼命地敲着瓶子,根本使不上劲儿,水晶瓶连动都没有动一下。这是哪里,他怎么会在这里,自己不是在暗道里睡觉么。难道被九溟刹捉回了西蜀?不,不对,这一次自己是奉了神主的命令出来的。不会被抓回去,不会被进入水牢。
对,这里不是水牢,慕容曜发现这个地方很陌生,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樱光影中,他看到一个女子向他走过来,影影绰绰看不真牵只见那个女子贴面抱着那个瓶子,只是默默地哭着。虽然隔着瓶子,泡在冷水中,慕容曜依旧能感觉到眼泪的灼热。
她是谁,为什么会哭,是为自己哭么。慕容曜努力地睁大眼睛,想要看清楚。那女子突然将水晶瓶放到桌子上,然后奔到一个男子旁边,不知道些什么。紧接着,两个人开始吵起来,女子的哭声越来越伤心,最后跑了出去。那男子也随之而去。
紧跟而来的是铺盖地的黑暗。喂,不要走!不要走!慕容曜在瓶子里大声喊着,却没有人听得到。
慕容曜从床上一跃而起,脸上湿漉漉的。自己竟然哭了,因为一个梦。泪水的滋味好久没有尝到了,最后一次哭,还是他四岁的时候。
他抹了两把泪水,看向头顶,暗道里孔洞透过的光还是清冷柔和,黑夜还没有过去。他又重新的躺回床上,黑夜真的是太漫长了。
一夜无梦的无奕睡得很是惬意,阳光从绿笼纱的窗户透过来,柔柔地洒落在她脸上。虽然不刺眼,她还是习惯性的想要抬起右手想要遮挡一下,却发现自己的手被抓住了。她抬眼一看,竟然是无笙。
无笙睡得很浅,无奕手一动,她便醒了。无奕心里暗暗的叫到,坏了,这阿香,还是把姐姐惊动了。不知道昨自己疯狂的样子有没有吓到姐姐,对了,自己有没有山人。她还记得自己是咬了人。
无笙看着无奕若有所思的样子,便轻轻的笑了,道,“昨晚上你很好。我和师父都来看过了,你自己闹这么大动静,自己却睡着了,真的是心大。你现在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无奕摇了摇头。阿香早已经准备妥当,等着无奕起床伺候她洗漱。看到妹妹神情一如往昔,无笙便没有多什么。
“姐姐我……”无奕欲言又止。
“你不用多想了,除了阿娘以外,我们都知道你中毒了。师父和我正在为你配置药方,无需太担心了。”无笙安慰道,看到无奕松了一口气,便交待阿香几句,便回去了。
回到院中,无笙洗漱一番,换件衣服,便往师父的院子走去。今她和师父要去杏林山庄,准备号召杏林盟诸多妙手一起为这次封城之疫施以援手。
这是无笙第一次以大夫的身份去往杏林山庄,之前诸行都是以学徒的身份会晤交流,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不安。了然看着自己的徒弟,笑了笑,道,“怎么了,有点紧张。你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医术自然是数一数二,何必如此自谦。玉面菩萨可不是白来的,杏林盟虽然酸腐一些,但都是妙手仁心,不会为难你的。何况师父还在你身边,你不用太担心了。”罢便上了马车。
无笙听了师父一些话,又想起阿娘昨语重心长的那番话,做人还是要有点辣性,怎么能平庸自扰,心里顿时有磷气,提着裙子便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的驶出相府,往杏林盟走去。
路上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只有五城戍防营一队队在街上巡逻。当车子转过茶园大栅栏的时候,无笙瞥见二哥带着一批人马押送着五六个百姓往城南方向去了。那几个百姓神态略显狼狈,面目有点泛红,无笙心蓦然一惊,回头看向师父,道,“师父,那几个人已经有症状了。哥哥带他们去哪里?”
了然看着那一行人,淡淡的道,“去城南长皋坪,相爷和我在那里建立了一个隔离区。现已经准备妥当,赤羽军把守着,等到大夫聚齐之后,你我二人需要在那里待一段时间。到时候会艰苦一些,希望你能撑过去。”
无笙听到这里,倒是有些风轻云淡,不甚在意。幼时,跟着师父,爬山涉水,采药行医,什么辛苦没有尝过。这一次只愿能够诸事顺遂,平安就好。无笙浅笑着对了然,“师父,我不怕。虽然我为女子,但是也要是劲松般的女子,这样才不枉来世一遭。”
了然看着自己的徒弟,满心欣慰。无笙这个孩子真好,比起当年的自己,不知道优秀多少倍。若是她换做自己的处境,一定会做得更好。阿娘生死不明,红岚死了,霍城派已然成为灰烬,虚度半生的自己,到头来,什么也改变不了。
马车在杏林山庄门口停了下来,了然和无笙被门童迎了进去。两人进了大门,走过一道长廊,来到了前厅。前厅门楹之上,挂着一对石刻对联,写着二十二个大字:
杏下春暖妙手矜论医民瘴
橘井生香仁心青囊疗国忧
了然和无笙行走杏林,自然知道对联上的典故为何意。杏林春暖的是三国时期名医董奉的一段佳话,虽然杏林妙手,给人看病却不收钱,只求一二。一是病,患者要为他栽活一棵杏树二是大病,便要给他栽活五棵杏树。这一来二去,几年之后,变成了一座杏林。杏林开花众人潮涌,以求护佑杏林结果,董奉以果换粮,赈济穷人,杏林春暖便是这么来的。
橘井生香讲的是汉文帝时期名医苏耽的故事。苏耽常年出外行医,有一次出门须三年方才回来,便对她的母亲,“明年下会发生一场大的瘟疫,咱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树就能治疗。患者如恶寒发热,胸膈痞满者,给他一升井水,一片橘叶,煎汤饮服,立可痊愈。”
一年后,果然被苏耽所猜中,下瘟疫大行,求井水橘叶的人已经排到千里之外,患病的人喝完橘叶炮制的井水也都一一痊愈。苏耽也被称为“苏仙翁”。此后杏下春暖、橘井泉香,便成为杏林众人明志之谈。
这副对联甚是妙,写这幅对联的人,必定有一颗襟怀下、忧国忧民的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