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的爹娘只管把这个傻姑娘嫁出去,免得日后没人要,家里人都因为她遭人笑话,置于她以后在婆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受不受欺负,赵二的爹觉得,这一切都要看她的命了。
事实上,赵青的命算是很好的了。十五六岁的年纪,就替大姐嫁了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但是婆家也还是对她很好。最开始,徐华看到这个陌生的面孔吓了一大跳,想着兴许是弄错了,就找到嫁过去当地的团结村姑娘,打听这个盖头下不知名的女孩……
一切都明了的徐华一家急昏了头,娶的不是想要的那姑娘,却是想要的那姑娘的妹妹,一腔感情赋予流水倒不说,银钱白白的花了,这亲却也是退不得的。
徐华一家只他一个独生子,全家所有的钱都筹备了来取这个他中意的,“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媳妇了,那还有多余的钱周转退亲。
这事怎么说呢?徐华觉得都是自己的错。因为距离远,徐华请了他的舅母和三叔去接亲,大半个月的舟车劳顿,到了赵二家,吃好喝好的他们只说是接赵家的大姑娘赵菊,一大连串的客套和礼节过后,到了日子接着姑娘就走了……他们都不知道赵菊的长相,肯定轻易就让赵二爹的“狸猫换太子”计划成功。
赵二的爹也真正是个狠角色。看黄历订好出嫁的日期,眼看着快要到接亲的日子了,赵二的爹断了赵青的一切言语和打杂。赵二的爹认为,让赵青不说话不做事,就能从根源上减小了她“愚蠢”被暴露的概率。再有,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必须牢牢记住,包括赵二的爹娘,一致都要说她就是大姐赵菊。似乎这样真的是有效的。
在这样天衣无缝的安排下,接亲的人一进家门,赵青一句话不说,只做端茶倒水的简单事,大家还都夸她作为大姐有能力有担当……一切都显得完美无缺了。
这门在徐华看来“吃闷亏”又无计可施无法挣扎的婚姻,在赵二爹娘看来确是极好的。用“嫁了个傻姑娘,攀了个远房亲。”来描述最恰当不过了。在徐华万般无奈与悔恨中,赵青算是真正地嫁人了。
出嫁快四年的时候,寄来的第一封信让赵二的爹娘捡着宝似的欢喜了好几天。信只有四行:
爹娘,这封信是我请徐华哥哥的孩子写的,还花了我一毛钱。要告诉你们,我在这儿过得很好,有吃的也有穿的,已经有两个孩儿了,一个男娃一个女娃,婆婆待我很好,公公去年去世了。我很挂牵赵久的学业和你们的身体,你们在家忙不忙?这里的地址是武汉市柳坡县施家沟子村,你们春天里过来玩。
信是腊月十几寄到团结村的,赵二的爹娘看到信的时候,已经是快要过年了。信上这几行用钢笔写得整整齐齐的字,虽然只有四行,也足以让赵二的爹振奋起来,他说:“既然让我们春天去玩那我们就去吧,刚好开了春活儿不多,有赵生他们在家。”
就这样,赵二的爹娘,他们准备去看一看这个被他们远嫁千里的女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