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门面开了有一个星期,局面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每天,会有少许的人,到店面里看,也只是走马观花的样子。
多数人看上一眼,就转身出去了。
有人不客气,出门时会丢下一句话:“什么破酒。杂牌子嘛。”
这时,凌然才意识到,他这样没有销售网络的,专营这种没有知名度的酒,根本就卖不动。这种酒,只有那些酒水大户,做了多年,有了自己的销售网络,才能卖得动。
颜晓三和陶洋每天出去跑,结果是劳而无功。这两个人,也是没有销售经验的,又不会说话。
凌然就倍感压力了。
门面开张后,会有各种费用分摊到每一天的。酒品卖不动,却要往日子里扔钱、钱呢?从哪来?
这天下晚时,陶洋先回到门面。
凌然办了事,已经回到门面,看见陶洋回来时的垂头丧气,就问了情况。
陶洋告诉,坝口那个地方,有一家批发部,生意好到不得了。要是能把酒放进去,肯定能销售的。
凌然说:“你去谈啊。”
陶洋苦着一张脸,说:“老板不答我。我想瞅着机会,说说我们这里的情况,想跟他谈合作。他把手直摆,撵我走,说他忙着,没功夫听我废话。”
凌然看了看陶洋。现有的三个员工中,也就数他勤快,也肯学习,就是基本功差了,一时上不了路。
“我陪你,再去一趟。”凌然说着,起身,说:“带上样品酒。要低档的。”
陶洋拿上两瓶样品酒,放进自行车的篓子里。凌然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就往那家批发部去。
凌然在去的路上,就告诫自己,这一次,无论如何,要把业务谈成,即使谈成一瓶也行。陶洋跟着呢。
到了批发部,生意果然如陶洋所说。
看样子,来这采购的,都是乡下小店的店主。前面坝子下,就有几条船。
有一个人要了二十筒面条。批发部老板把货搬出后,那个人不知道怎么弄的,弄散掉了。他要老板帮着弄好。老板让他等一会。
凌然就过去,把这二十筒面条重新用尼龙带扎成了两捆。批发部老板看了凌然两眼,忙着接待另处的采购者。
有一个人要十把竹扫帚。这个货,压在拐角上,上面有许多别的东西。批发部的老板要这个人等一会。显然,他现在就一个人,忙不过来。
又是凌然,主动过去,把压在扫帚上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挪开。十把竹扫帚被凌然掏出来,又打成了捆。
凌然忙这个时,批发部的老板又看了这边,然后,忙着给发了货的人算账收钱。
一批,又一批的人,批发部的老板就没有歇的时候。
坝口的小轮船,响起汽笛声。
批发部的人,明显少了,只有三两个,是附近的居民来买调味品的。
在给居民拿调味品时,批发部老板问了凌然,“你做什么的?”
凌然就三言两语的把自己来这里的目的说了,最后,说:“我的店面刚开张。没有销售渠道。想借老板你的宝地,做一个展示。”
“你说的酒呢?高档的,我这里走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