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荣升长公主府邸,萧青宁和宁阳郡主辞别,见时候尚早,便让车夫绕道,去福记糕点铺。
福记有四时糕点,春时桃花酥,盛夏莲子糕,金秋的桂花糕,以及冬日里的梅花酥。萧青宁自小喜欢他家的四时糕点,每季都要吃上些许,从她离京至此,已有三年多没尝到那个味,甚是想念啊!
福记位置有点偏,在巷子里,萧青宁让马车停在巷子外,自个走路过去。
福记铺子里,老板正得闲,蹲在门槛处烤着火。通红的炭盆上架着铁壶烧水,旁边放了小桌,桌上放了瓷碗,这大冷天的,捧一碗热水,待凉的差不多时喝下肚,保管暖和。
老板看见萧青宁过来,下意识抬手揉揉眼睛,而后激动道,“没眼花,真是三姑娘来了呀。”说完,偏头朝铺子里大喊,“孩子他娘,孩子他娘,快出来招呼,三姑娘来了。”
“喊什么,喊什么,我这正忙着呢,客人来了你招呼着就是。”老板娘一边抱怨,一边擦擦手往外走。
老板似是急了,冲她吼道,“你这婆娘,是萧三姑娘来了。”
“三姑娘,竟是三姑娘又来了。”老板娘喜上眉梢,连忙丢了帕子,大步跨出铺子。
这会儿功夫,萧青宁已经走到铺子口,笑眯眯看着两口子,“福伯,福婶,近来可还好,按老规矩包三份梅花酥,我带走。”
“真是三姑娘,外面风大,进来说,进来说。”福婶眼角微湿,请萧青宁进来。
萧青宁也不与两人见外,跨步走进铺子,见福婶要哭不哭的样子,打趣道,“福婶这是不乐意招呼我吗,可我就偏偏喜欢你们家的味儿,不想去别的铺子。”
“三姑娘说的什么话,我这是高兴的。”福婶边说边抹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当初,萧青宁连续好长时间没过来打包糕点,福记两口子都很担心,后来花了不少功夫打听,才知萧青宁那里出了事,离开了京城。
两口子实在,做糕点料足,好多人家都爱他们的东西,这自然惹了同行眼红,招了祸事。萧青宁恰巧遇上,便帮了两口子一把,两人感恩,之后萧青宁再来买糕点,都会多给一些。一来二去的,萧青宁便和他们熟了起来,有些情分在。
萧青宁回来几日,大街小巷议论不断,这两口子因着家里有事,几天没开张做生意,先前还真不知道萧青宁回来了。本以为再也见不到的恩人忽然出现在眼前,也难怪两人激动成这样。
经历过一些事情,萧青宁不太能适应这种“煽情”模式,她解释了两句,就把话题重心放在梅花酥上。
萧青宁:“福婶,我好久没尝到你的手艺了,还是以前那个味吗?”
福婶也是人精,隐约能感受到萧青宁的意图,便顺着她的话说道:“我们做了十多年糕点,一直都是那个味。”
福婶说话时,福伯麻溜的用碟子装了几块梅花酥放到萧青宁面前,“三姑娘先吃点垫垫,老头子这就给你包剩下的。”
萧青宁惦记福记的味道,也不和他们客气,同两人道过谢后,捡了一块梅花酥放入口中,那股熟悉的味儿瞬间袭上心头,萧青宁满足的弯了眉眼,直教碧云看傻了眼。
这会儿的萧青宁,如餍足的猫儿一般,看着柔软极了。
碧云从没见过这样的萧青宁,一时很心疼。他们的姑娘,曾受了多少委屈与苦楚,才如今日这般甲胄裹身,无坚不摧。
福记的梅花酥个头小,一口一个,很是酥香,萧青宁不知不觉便把面前的一小碟解决完了。
福婶见她吃的欢快,高兴之余不忘嘱咐碧云,“三姑娘爱这一口,但糕点不是主食,你们看着点别让她吃多了,不然她该吃不下晚膳夜里饿醒了。”
福婶说完,将打包好的三份梅花酥递给碧云。萧青宁要了三份,福婶直接把铺子里的梅花酥都打包了进去,这个量可不少。
萧青宁看了一眼袋子,便知道福婶心思,她也不点破,只付了三份量的银钱,心里想着回头让人送些年货过来给他们。
福婶送萧青宁出铺子,“三姑娘以后常过来呀,等开了春,桃花盛开时,便有桃花酥了,老头子和我第一时候做给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