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民是顺阳县城里的供书商。
整个顺阳县大大小小的书店,大部分的书都是从他这里进的。
市面上有了什么畅销新书,他往往也是顺阳县第一个知道的人。
可偏偏,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些古怪。
先是好几位乡镇上的书店老板打电话来,问他这里有没有一套叫《状元笔记》的书。
他回答了没有后,第二天,这些书店老板又来问。
第三天,倒是没有人来问他了。
可是到了第四天,正在送货的王奇民,惊讶地发现在一些书店的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的赫然便是那套叫《状元笔记》的书!
甚至不仅是乡镇上,就连县城里的书店,也出现了这套书。
并且最令人惊讶地是,无论王奇民到了哪家书店,只要书架上摆着这套书,就肯定会遇到来买这本书的学生。
一百块钱一套的价格,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挺贵了。
可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掏钱的时候都没有半点犹豫,反而都是一副欢呼雀跃的样子,甚至有些学生在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地拆开阅读起来。
王奇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了,在一家书店里拉住一位刚买了《状元笔记》的家长,问道:“哥们,这套书到底是什么呀,怎么我看好多人都在买?”
“你不知道?”
这人微微一怔,转而恍然笑道:“那你的家里肯定没有读初中,尤其是读初三的孩子。”
王奇民点了点头,这人便继续说道:“知不知道沈长青,就是前段时间电视和报纸上经常看到的那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少年?他同样也是今年的全市中考状元,考了632分。而这套《状元笔记》,就是他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笔记内容,重新整理编写成的书。”
“一个笔记而已,学生不都会做吗?”王奇民纳闷道。
“笔记和笔记能一样嘛?”
这人乐道:“按你说的,学生还都在一个教室里坐着,同样的老师,同样用功,那为什么成绩有好有差,还不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普通学生的笔记,能和状元的笔记比?”
“你看!”
他翻开了一本《状元笔记》,指着封面内侧,作者沈长青写的那段话,道:“这是沈长青说的,他以前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一般,后来正是意识到了笔记的重要性,思考出了一套记笔记的方法和学习策略,才有了成绩的飞速提升。不仅是他,他的同桌也从中受益,从一个只能考中专的差生,一跃而成了顺阳一中的高材生。”
他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期待:“我家的孩子就正在读初三,学习态度还可以,但成绩就是一直上不去,所以我来给他买这套书,希望他能够从中受益,考入顺阳一中。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也能去长宁一中,去和沈长青做校友呢?”
待到这人离开,王奇民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找到这家书店的老板:“小李,问你个事。”
“王哥你说!”
“这《状元笔记》,你是从哪里进的?”
“《状元笔记》?嗨,这书上不就有电话嘛!”
小李拿了一本书,指着封底上的购书热线给王奇民看,又道:“他们家的价格是按购书数量算的,五十套起批,每套九十元,超过一百套,每套八十五,超过二百套,每套八十,不议价!”
他好像看穿了王奇民的心思:“王哥,我的建议呢,你想做这笔生意,也可以。先进几百套,去卖给那些小书店,就按每套九十来,赚个差价,反正他们进谁的不是进?这书卖得这么火,肯定不愁销路,反正你送其他货也是送,带着点《状元笔记》,顺手赚个差价,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