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东方之事后,谢誉给新任颍川太守严象留兵两千,以及吴霸所部千人,这才开始班师回羽启城。
谢誉一回到羽启城,还没来得及犒赏三军,就收到了左将军兼左冯翊胡轸病死了的消息。
听说胡轸与冯翊功曹游殷有仇,胡轸出镇冯翊郡后,便公报私仇,逮着个理由诬陷游殷并将其处死。在游殷冤死后不久,胡轸经常会梦到游殷的冤魂来找他索命,胡轸也因此整日担惊受怕,精神衰竭。如是过了一个月,胡轸也大病了一场,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谢誉自然不信这鬼神之说,他反而觉得的这可能是游殷的亲朋故友,为了替游殷报仇而设局整死胡轸。或是暗中给胡轸下药,令其精神恍惚,或是找与游殷相貌相近之人扮鬼吓胡轸,这也不无可能。
不过无论怎样,胡轸终究还是就这样死了,而这样的结局,也应了他这个人的秉性。
冯翊郡位于京兆尹北边,两者连在一起,刚好形成一个展翅蝴蝶的形状,渭水就是两者之间的中线。谁得到了冯翊,谁在京兆就相当于有了个强力的外援。
胡轸一死,左冯翊一职就空出来了。李傕、樊稠和郭汜,谁都想让自己的人接管冯翊,互不相让。而樊稠更是强力推荐中军将军兼执金吾的李蒙,接任左冯翊。
李蒙素来与樊稠同声共气,李傕、郭汜当然不肯答应。不过李蒙的地位虽不如李傕他们高,但也曾作为当初大家共同反攻长安的主要出力将领,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李傕、郭汜所推荐的人自然比不上李蒙。
没得办法,李傕、郭汜只得纷纷派人来弘农找谢誉拉票,希望他们的人能得到谢誉的支持,这样才有胜过樊稠和李蒙的把握。
谢誉是个务实的人,便放出声音,谁要是帮忙将陈王兼任豫州牧和辅汉大将军的事给搞定,他就帮谁。
李傕和郭汜便赶紧为此奔波出力,本来樊稠不想他们与谢誉联合,有意从中作梗。樊稠的幕僚就劝他,反正就算他从中作梗,也抵不过李傕、郭汜、李儒等人一同合力,弄不好还会因此得罪谢誉,还不如他也一同出力,让谢誉也承他的情,于是樊稠才肯同意陈王的事。
就这样,在这天赐良机之下,陈王的事居然比谢誉想象中要易办的多了。
不过陈王这辅汉大将军之位虽然定下来了,但大家都不愿意被陈王给比下去,于是谢誉和李傕都分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和车骑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而樊稠则晋封为辅国大将军,郭汜晋升为卫将军,皆位次三公。
陈王的事虽然顺利办下来了,但现在轮到谢誉头疼了,李傕、樊稠和郭汜每人都有从中出力,而且无论谢誉帮谁,势必会得罪其他的人,这下就难搞了。
就在谢誉为之苦恼时,贾诩就向谢誉建议:“主公忘了宁辑将军段忠明耶?”
“对喔!我怎么就没想到段煨呢?段煨立场中立,跟谁都不靠边,我要是选段煨的话,谁也不会得罪。”谢誉道。
段煨以前可是董卓的五大将领之一,原先的地位可比李傕、樊稠他们还要高,只因没跟随谢誉他们一同反攻长安,才没捞着胜利的果实,还被谢誉放逐到京兆东南的商县镇守武关,负责抵御原先据守在南阳的袁术。
现在南阳已在谢誉手中,也没必要再让段煨待在武关了,而且即便是现在,段煨在凉州军中的声望也不比李蒙低,要是段煨的话,一定能压过李蒙出任左冯翊。
于是谢誉便把李傕和郭汜的使者一同找来,跟他们挑明,让他们回去告诉自己主公,要么他们两家共同推举一人出来,再加上谢誉,三家合力,就能稳胜樊稠、李蒙,不然的话,谢誉就要推举段煨出任左冯翊了。
李傕和郭汜商量来商量去,也找不出让他们两家共同满意的人选。不过虽然段煨不属于他们的阵营,但也不属于樊稠他们的阵营啊,这左冯翊之位,让段煨得了去,总比让樊稠阵营的李蒙得了去要好吧?而且能胜过李蒙的,也就只有段煨了,于是李傕和郭汜也只得同意让段煨担任左冯翊。
镇西将军兼右扶风杨定与段煨素来不和,自然竭力反对段煨担任左冯翊。虽然杨定的意见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也使得杨定向樊稠、李蒙阵营靠拢了,自此樊稠派系和李傕、郭汜派系正式形成,两者也逐渐开始针锋相对,明争暗斗。
不过为了安抚李蒙和杨定的情绪,大家还是一致同意让他们分别升任前将军和后将军。
而在段煨调往冯翊后,为了长远之计,谢誉又赶紧任命李严为商县都尉,让李严屯兵商县,把守武关,占住了这关中与南阳之间的咽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