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北方,雨少晴多,连日的晴天把万物的活力灼灭,只有夏日的蝉鸣走过瓦砾,踏过墙角,透过我的小轩窗,时时萦绕在我耳畔,余音绕梁。对我来说,这份蝉鸣,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的。今日的蝉鸣我听见了,昨日的蝉鸣我听见了,去年的蝉鸣我听见了,许多年前的蝉鸣我也听见了,以此类推下去,往后余生的蝉鸣,我又怎么会听不见呢?只是听着一岁一岁的蝉鸣,我自己却不再只是单纯的倾听,它像茶酒一样,需要品,需要回味。
今日,在一声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醒来了,七月的夏日,没有共同庆祝的民族节日,我揉着贪睡的眼,摇摇晃晃地走出卧室,询问母亲哪里来的鞭炮声,母亲说,是前家的凤出嫁了。我打了个激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凤?从小和我玩到大的凤竟然出嫁了?”疑惑和惊讶让我木讷地站着。我仔细回想一下童年残损的记忆,凤要小我一岁,今年算来只有20岁,听母亲说,她怀孕了,马上要当妈妈了,我不禁感叹小时候的玩伴,现在已经要组建一个家庭了,而我还一无所有。下午,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位要好的朋友,他说:“要不要发个红包给她庆贺一下?”我望着手机屏幕想了一会儿,回复他:“你如果想这样做就做吧,我就没这个必要了,多少年没交际了。”朋友是这样回我的:“人变化太快了。”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在说凤出嫁这件事,还是我的无情和冷漠的回复。我只是回他一句:“都这样。”用这样含糊的语句掩饰我虚伪的外表。
或许,人真的这样吧,距离近的明明只有几步之远,却因为时间的侵蚀而形同陌路,难道我们在认识一些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遗忘一些人?想想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昨日还在一起嬉笑打闹,今日却不见你我,各自在新的圈子里生活,有人曾宽慰我:“忘记一些人,会遇到更好的人。”我却觉得这句话是一句伤痕,“人是不甘寂寞的,为了不至于孤独,在离开旧人之后,总要找些安慰,这就是新的朋友。”这是我回答的话。窗外的蝉鸣又起了,蝉鸣的余音弯弯曲曲地流进我的心田······
昨天,三哥搬家,我作为弟弟,帮他一起搬迁。十余年的时间,三哥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县城里买下一处楼房,帮三哥搬完家,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这处楼房:三间卧室,一间储藏室,一间洗刷间,一处厨房,一处客厅。加起来面积一百多平米,我想象不出这处小小的楼房价值百万,需要用一个家庭十余年的时间来获得,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什么都在变,只有一样东西不变:事业要靠双手打拼。在26层的三哥的楼房上,我眺望远处,前处的未完工的居民区还在紧张而有条不絮的建设。“我也要花费我的青春为自己谋处温暖。”这是我的心声。这时透过窗户,我看见一只蝉从低矮的香樟树上起飞,发一阵哑哑的鸣声,在另一棵梧桐树下遮掩住了身体,“蝉都在找舒服的家园呢。”我发一声感叹。
前天,我遇到了一位同学,两个人坐在吃店里聊了聊,他一脸黯然,懊恼地说:“我爸妈一直催我找个对象,我才22岁,找什么啊?”我听着这句话,头皮也发麻,的确,相似的话和关于这样的问题,自二十岁以后,就司空见惯了。在农村,下学的男女一般都会早早结婚,在二十出头就会有自己的孩子,但上学就不一样了,早的二十六七,晚的三十多岁才结婚,农村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都想早抱孙子,就会逼迫上学的子女赶紧找对象。朋友的话,也是我的难题,我耸耸肩表示无可奈何,只得尴尬地转移话题聊别的去了。
以前感觉长大真好,但到自己真正长大时,却发现长大了,有一种叫责任的东西压在自己肩头,有一种叫生活的东西横卧在自己脚下,这些东西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羁绊,压迫着一个人从幼稚向成熟蜕变,逼迫着一个人从软弱迈向坚强,这是普通人的人生。想到这里,我想起高中的一位老师对我说的话:“每个人都会长大。”以前没有深入体会,当现在有了生活的经历之后,明白了这句话所包含的深意。分别之后,走在路上,走进耳朵的声音,还是蝉鸣,在今日的蝉鸣声中,发生这样的事,明日的蝉鸣声里又会遇见怎样的人?
一星期前,我随妈妈去看望姥姥,姥姥已年过八十,身体还算硬朗,但姥姥已佝偻着腰,驼背了,说话也没了气力,微微弱弱的。妈妈在家里排行老大,姥姥喊妈妈叫:“她大姐。”这是姥姥对妈妈独有的称谓。妈妈身体一直不好,人显得瘦弱。姥姥总说:“她大姐,你不是好好吃饭啊,你看你瘦的。”一脸心疼地望着母亲。我和母亲回家,姥姥又打来电话,电话是我接的,“嘱咐你妈好好吃饭,你看你妈瘦的。”电话里传来姥姥的哭声。我拿着手机,一时语塞,只是“恩恩”答应着。我突然想到妈妈对我的关心,如同姥姥对妈妈的关怀一样,不管儿女多大,是否娶妻生子,是否功成名就,在父母眼中,都是他们一生的孩子,一生的宝贝。这份的情意就像蝉鸣一般,年年如是,不曾断绝。
蝉鸣,仍在继续,写下这篇随笔,已经黑了天空。每年夏季,蝉鸣,年年如是,只是我会在以后的蝉鸣里变成什么样子,我所关心的人会有怎样的际遇,我的圈子又有怎样的变化,都像一个谜一样隐藏在阵阵蝉鸣中。或许蝉鸣中有着每个人命中注定的禅意。
注:本文作于2018年夏